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博文到二中  从博文到二中
桃李依旧笑春风——从“博文中学”到“德州二中”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金忠  发布时间:【2012/6/2 14:57:03】  文章录入:张茂月  浏览: 8425 次

桃李依旧笑春风
——博文中学德州二中

刘金忠

德州“博文中学”,联系着侯仁之(中科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开创者之一)、项堃(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李庆华(白求恩大夫专任翻译)等光荣的名字,她是德州人心头的一个文化情结,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永恒的话题!

一九五八年,我从四女寺小学考取了德州二中,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有光彩的事情。有一位刚刚当上右派的、堪称农村教育家的老师,以敬业的教师对最器重的学生才会有的那种认真劲儿,郑重其事地、深情地对我说:“好好干,你考上的可是‘博文中学’啊!……”我很惊诧何以一个学校会有两个名字,欲知详情如何时,这位老师再不敢多说了。

由于那个特定年代的一团乱麻般的、至今斩不断、理还乱的是非曲直,我读完了德州二中初中后,便没有再读书,而是“光荣地”回乡参加了“无上光荣的”农业生产。稍后,不甘心让我在“朝阳沟”里当一辈子“栓宝”的父亲,又为我找了一份工作。工作是“临时工”性质,随时有被下放的危险。磕磕绊绊地拼博了十几年,到一九八零年,时在陵县文化馆从事辅导业余文学创作工作的我,接到了被吸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的通知,成了那个年代很稀有的作家!那一天,我捧着作协发来的烫金封面的会员证,刻骨铭心地说:这是德州二中给我的,这是二中图书室给我的,这是林振东、陈英骥、戚哲浩、康寿之、兰志林、赵逸云……这些一代名师给我的!

德州二中是我的母校,二中图书室便是“我的大学”!

我把这些话,用篆刻家那种虔诚而有力的刀法,刻在记忆最深处!我这样讲,绝不是出于对母校的热爱所激发的逢场凑趣式的颂扬之词。尽管这个时期正值全国都在鼓动着“发高烧”式的“大跃进”,从小缺少体力劳动锻炼的我,出了很多洋相,成了我所在的初一三班几乎固定到人的落后典型——那个年代,完全用参加大炼钢铁体力劳动的效率来评定一个学生的操行等级!这给我留下了许多极为屈辱的记忆。但是,正所谓“孩不嫌母丑”,在三年中,母校给予我的仍然太多、太多了!……一九七二年,十年浩劫行将结束,《山东文学》复刊(时称“山东文艺)。老编辑家申均之先生在众多来稿中发现了我的短篇处女作《在瓜棚里》,把它发表在复刊号上。这在我的故乡武城县激扬起一片称赞,也就坚定了我就此进行文艺创作的信心。而此时,我的最大困难居然是买不到一本我习用的四角号码新词典!于是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林振东老师。带着对于老师的疏于问候的忐忑不安的心情,我骑车跑了近三十里,来到学校院墙迤西的教工宿舍,轻轻推开了林老师的院门!老师正在屋门口洗茶碗,见是我,满面笑容地说:“刘金忠,《山东文艺》创刊号上登了你的小说,是吧!不简单哪!”此时,我已毕业十一年之久。不知送走了多少毕业班的、年事渐高的林老师竟然一下子就认出了我!……原来设想的那些尴尬和责难一点也没有发生,老师毕竟是老师啊!我捧起一杯热茶掩饰那马上就要滚落的泪水!于是我向老师说了,我只会查四角号码小词典,而却买不到,想在咱图书室借一本。不知道能不能向早就毕业的学生开放……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念书时对我相当严厉的林老师,竟然变得格外慈祥!我拿到了一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此后的创作中,这本词典发挥了很大作用!直到我把它用烂了,再也没有还回去。我觉得挺对不起林老师的!也许是这种歉疚心情使然,后来我把我的全部八部作品,悉数给母校图书室奉赠了数十册!

话题回到毕业之初的那些年,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我开始思考一个原不应该归我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李向阳、周铁汉、牛大水、魏强、刘洪、桥隆飙……,这些光荣的抗日英雄所构成的长长的队列里,为什么独独没有属于德州的一份光荣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在我读过的、当年很是发达的“革命文学”中,会发生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现象——只有渤海区(或称冀鲁边区)没有一部代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呢?当然,从而也就没有一个可以代表这个地区对抗日战争所作的堪称卓绝的贡献的英雄人物了!好象德州没有被日本人占领,好象德州人没有进行抗日战争似的!从文学作品这个角度,德州的名字几乎没有出现过,她就象博文中学一样,正在历史的烟云中消失掉……

那么,在这两点之间,有些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在德州二中求学的三年中,在课堂以外的场所,我已经弄清了“博文中学”的存在,也知道了她不被人们提起的根本原因。或者换一种说法,在特定的年代里,如我的那位右派老师一样,人们谈“博文”而色变,就如同每当“谈文”则必须谈“文化革命”一样,其实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根源:阶级斗争扩大化!到了没有这种思想桎梏的年代里,到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决了极左的藩蓠的时候,到了宗教信仰自由不再是一句仅供陈列的、有名无实的口号时,人们发现,原来,教会学校“博文中学”的曾经的存在,是一种文化先觉的标志,是一份荣誉!她的出现于德州,是德州之幸!是德州的文化高阜之一!

人们同时发现,我们其实发现的已经晚了一步!           

据有关文史资料所载:命名博文中学的原因,是纪念在我的家乡左近的庞庄办学的美国传教士博恒理。卫氏女中则是纪念同在庞庄办校的美国女传教士卫曙光。博文中学、卫氏女中在恩县庞庄时就初具规模,以后男女合校,叫“博卫中学”,几年后,改名叫“博文中学”。从一九一六年迁来德州,在东郊购地三百亩作为校址,正式开办“博文中学”。经费由教会——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提供大部。也向学生收取一定学杂费。即使日本鬼子侵占德州的八年,也没有影响她招生和施教。不知为什么,到一九四六年停办了。她在德州的教育史上存在了数十年,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六年后,在原址兴办了德州二中。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发现“博文”的基础上,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德州的历史上,到底发生过多少这种因“晚了半拍”而影响自身发展的前例?好在,人们发明了“复杂的历史原因”这样一个妙不可言的辞组;这实在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万灵的盾牌:一切不方便、不可能追究责任的事故,一切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的丑事,一切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了家乡的荣誉的事件……都可以搬出“复杂的历史原因”他老人家来负责!而只要由它出来负责了,那就任何人都不用负责了!于是乎,一件近于丢人现眼的事儿,也就皆大欢喜的“干活”了!噫吁嘻,伟大的鲁迅创造、发现的伟大的阿Q精神!

这一次,我们再也不能落后半拍了!于是我开始了寻觅“博文中学”的努力,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向我的母校建言一二,让母校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为提高家乡的文化地位而增砖添瓦!

一九八零年盛暑季节,我走进了北京后细瓦厂胡同十七号门。门首有解放军战士持枪警卫,共和国铁道部的一位资深副部长、同时也是光荣的四女寺老乡郭鲁同志住在这里。我是为了他曾经担任第一任校长的“运河中学”的史料前来拜访的!谈话中,他理所当然地向我说起了鲁西北教育事业的几个可圈可点的典范事例:武训以乞丐身份立志兴学、美国教会公理会在恩县庞庄开创博文中学,八路军冀南行署在枣强县开办运河中学!当我很高兴地告诉这位前辈,我是德州二中毕业时,他更是高兴地说:“那就是原来的博文中学嘛!”

我由此明白了,为“博文中学”的应有地位,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上,采取不同的方式,而奔走呼吁者,大有人在!更为可贵的是,那些看上去不能采取什么具体行动的人,在他们的心里,都有这么一份不容动摇的心愿:当年的“博文中学”,就是现在的“德州二中”!我绝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在寻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比如,博文中学校歌的发现,就值得大书一笔。

校歌唱道:

 

美哉博文,地静风清,建筑伟大形势宏。

舟车所会,名士所经,交通便利见闻增。

文明进化,道德日兴,博文前途愈光明。

她是社会,亦是家庭,更是全国进善旌。

 

副歌

 

今日吾等博文生,他年社会主人翁。

乘机努力,学以致用,基础巩固贡献成。

推广主义责尤重,快做民主之先锋。

利用物质,发展性灵,奋往鼓勇成使命。

   

也许与我喜欢古文有关,我对这首校歌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强烈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德州二中所体现的教育精神!这也是德州二中的校歌!这首校歌,语言鲜明的带着由文言转化为白话语体时代的特征。使用了诸如“美哉”、“进善旌”“性灵”这样一些不太为今人所习惯的用语。但她的“文明进化、道德日兴”的进步理想,“是社会,亦是家庭”的教育理念,“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处在结语地位:“推广主义责任重、快做民主之先锋”!这样一句与时俱进的旗帜般的号召,都是与现代文明的行进步调一致之处!值得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并借鉴和弘扬的!

……

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了“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年代!建设文化高地,这个口号绝不是向壁虚构出来的。纵观一部中国历史,大凡那些以盛世著称的朝代,必也是文化和精神高扬的时代!无论文景之治、汉武大治;贞观大治、开元盛世;永乐大治、康乾盛世……概莫能外!现在,文化不再是革除的对象!陈寅恪、马寅初…不必再被“陈永贵们”全面专政;国家就得到一个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她以不可逆转的声威和气势,进入了文化大复兴的时代!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她往往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历史,又一次地挥动巨臂,扫荡了影响社会走向文明的污泥浊水,扳正了中国这艘艨艟巨舰的航向!

二〇一〇年酷暑季节,二中老校友、我衷心敬佩的师兄、画家李伏源先生创作《长河形胜图》大获成功之余(这幅气势恢弘的11米长卷画,被我称之为“德州的清明上河图”),又创作了德州四十景。我很荣幸地参与了他的创作过程。其中就有“博文中学”一景。并题诗道:

     

中西合璧斯殿堂,

      学子百年称栋梁;

      州城人文萦结处,

      只缘歧见未重光!

 

这首由我参与了斟酌的诗,妙在用活了“萦结”二字!时代的更替,文化背景的隔膜,意识形态的顾忌,统统被“萦结”成一句一言难尽的歧见。“歧见”居然就可以影响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存在!莘莘学子们继续学业这件足以影响他们终生的大事,被“歧见”轻轻地忽略了!历史证明,这“轻轻地”代价却是何等沉重!近闻,这幅画将被置于新近布展的德州博物馆里!建国六十多年后,德州才有了第一座博物馆!这样一桩难免唏嘘不已的事情,或者,还得加上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卓绝贡献的、诞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这样的英雄部队的老渤海区,居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一位作家、没有一部反映德州人民抗日战争的作品,这样一件令人百感交集、不无尴尬的事情(德州市宁津县籍著名作家郭澄清老师的作品“大刀记”名满天下,但也不是战争亲历者的作品,属后人写前人之作)似乎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博文中学”如此这般的命运的注脚!

但是,博文中学决不应当仅仅以图画的形式,存在于博物馆里,她必须在新时期得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它所代表的教育精神,必须在当今之世有所附丽!那么,我的母校德州二中,正可以有“舍我其谁”的当仁不让之宣!

情之所至,遂成俚语数句:

 

“名校名师育名士,前贤后昆耀桑梓;

神州阴霾已散尽,联珠合璧正其时!

蝉蜕龙变育桃李,诲人不倦思贤齐;

学统畅流如血脉,水到渠成天人一!

……

《山东教育通史》公正的指出:“传教士是为了基督教的利益来办教育的。”但“正是他们,开女子教育的先河,在教育阵地上第一次实现了男女平等。他们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把自然科学引入教育内容;为山东现代教育培养了第一代师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按照教会的希望成为新一代传教士,而是变成了抗日战争的践行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最终,都化入了伟大的中国文化所汇聚而成的爱国大潮之中!

在许许多多德州市民的心里,其实,博文中学就是“德州二中”!在现实生活中,德州二中不但建在了博文中学的原址,而且也继承了她的历史使命,培养出管华诗院士这样的乡贤名宿、一代英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继承了博文中学的一心向学、学以致用的好传统;她们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光荣学统!孔夫子说得好:四海之内,皆弟兄也!当历史摒弃了偏狭和排外的时候,当人们不再为有一个“海外关系”“港台亲属”而心惊胆战的时候,在德州市民的心田里,“博文中学”的改名为“德州二中”,是很自然的、水到渠成般的事儿!

距离今天还有四年,二〇一六年,德州二中(博文中学)建校一百周年即将来临,让我们期待着“德州二中(博文中学)”百年校庆那一天的到来!

 

 德州二中校友,山东著名作家,运河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刘金忠于201261日发表在德州日报上的文章。

 

上一篇:薪尽火传 继往开来 下一篇:德州二中关于征集校史资料和建立校友联谊会的启事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