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博文到二中  从博文到二中
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六)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5/18 16:05:55】  文章录入:xiaoshiban  浏览: 12932 次

                               德州二中

                             1984年----1997年

                            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84年11月,在上级党委领导下,根据民意测验和相关规定,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原党支部书记孙玉传同志任调研员,李洪杰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李大民和刘学武同志任副校长。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年富力强,他们有学历,有思路,有热情,有胆识。在邓小平提出的“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引领下,新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制定了争创地级规范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及时制定实施了《校园管理常规》等各项规章制度,促成了“团结奋进、文明守纪”的校风。在李洪杰校长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发扬“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德州二中的发展创造了时机。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八十年代中后期,德州二中教师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老教师人数占优,但年龄老化,身体欠佳,往往力不从心;中年教师出现了严重断层;青年教师缺乏经验,难挑重任。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尽快打造出一个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

     首先,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八十年代开始,学校划拨转款,订阅报刊杂志和教学教辅资料,给各教研组订有《人民教育》《山东教育》《中国教育报》《教师报》等各科教学刊物。随着1991年综合办公楼的启用,学校在办公条件比较紧张的条件下,专门腾出三间办公室用于图书借阅和师生阅览。学校逐年加大投入专项资金增加学校的藏书量、丰富报刊和杂志的种类,以满足教师教研的需求。图书馆和资料室成了教职工及时充实自己、开拓教学视野的加油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

     其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力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青年教师认真虚心地请教,教研组内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的风气。采取形式多样的讲课比赛活动,有教学能手的示范课、观摩课,有青年教师的实验课、优质课比赛等。在精心打磨每一节课的过程中,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市级、省级甚至是全国的讲课比赛中,屡创佳绩。完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群策群力,不断攻坚,形成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教风。同时组建教工团支部,举办青年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演讲活动,组织“亲近自然、放飞心灵”的游览仙人湖活动以及参观聊城孔繁森事迹展览的党团员活动,经常举办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活动和交谊舞会等,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三,学校实施岗位培训,组织联校研讨、学习交流,进一步加强教工队伍建设。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学校逐年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批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来校任教,这些师范生学历层次比较高,大部分是本科学历。为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学校采取岗位培训、新老教师相互听课以及讲课比赛等措施,促使他们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提高业务素质。另外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请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相关同志,深入课堂一线指导教学;返聘林圣富等杰出教师,回校指导工作。请进来的同时,更要走出去。这一时期,教师经常多人次地赴全国各地参加交流学习会,比如青岛、南京等地的学科研讨会、威海的省教学能手讲课比赛、北京、石家庄等地的高考研讨会等。

     正是得力于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既出现了山东省特级教师——张廷椿,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张玉福、李军,省教学能手——刘鹏远、锁梅,也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语文教师——董春堂、张秋山,化学教师——盖英朝、王希芹,物理教师——祁兴晓等。

                            教学改革的探索

     调整生源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源,高中招生在继续执行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从1983年开始,在德州地区的东五县首次招考农村生50人,1992年增至73人,1994年面向全区增至120人。同时,初高中招生总人数也呈逐年递增之势。学校实行农村班与城市班并行的分层次教学。

     根据中央文件,增开德育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4月,专门成立学校“在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辅导小组,高鸿意、锁梅、高爱春担任辅导员。利用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组织“社会主义好”的演讲竞赛,设立学生学雷锋先进事迹宣传栏。

     学校继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传统,经常举行学科竞赛,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比赛,多次获奖。1985年末,学生劳道广在全区高三数学竞赛中取得第一名,荣获全国二等奖。1984年,在市初中作文竞赛中,孙明霞。陈剑霞同学分获第一第二名。组建学生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985年,学校师生采集制作的标本展出后,获省一等奖,学校获得集体奖。举办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1991年,在全市运动会上,学校初高中组均获第一名。全市歌咏比赛获得第一名。1993年,在全市春季运动会上,学校获得团体第三名,破三项纪录。1994年,在全市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八个单项第一,并获精神文明奖。

     1984年—1997年,德州二中继续实行着自1980年恢复的中学“三三学制”。 从1993年只招收高中班,学校顺利完成了由完全中学到高级中学的转变。高中班由当时24个班到1996年增加到28个班。

                              校改之路

     1984年——1994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逐步完成了改建任务,平房荡然无存,校舍有了较大改观,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楼、实验楼、办公综合楼、第一栋教工宿舍楼和第二栋教工宿舍楼相继建成。

      1984年,教学楼建成,共93间,3610平方米,投资58万多元。从此,师生告别破旧的平房教室,全部搬入整齐明亮的教室。

      1986年,实验楼建成,共2265平方米,投资48万多元。实验楼里设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后又增设语音室、微机室等,还设有能够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

      1988年9月,由地区拨款37万、市教育局拨款10万建房费,筹办校办工厂字符门市部。12月,确定教工宿舍楼图纸。1989年12月8日,教工宿舍楼通过验收。32套住房,总面积2691.27平米。同年1月,确立学校地籍,南北长260.80米,东西最长处260.75米。总面积69214.40平方米,约合103.82亩(不含与漳卫南争议的西院墙)。9月,规划了学校综合办公楼施工问题,完成了图纸设计。1991年8月30日,综合办公楼落成,建筑面积为1831.5平方米,投资829956.32元。

      1992年3月,李艳华副市长及教育局领导到校视察,决定建设第二栋宿舍楼,全部是两室一厅,不超过2600平方米;搞好综合办公楼二期工程;翻修学校伙房。11月23日,李艳华市长来我校调研校改问题,决定于当月30日前完成学校西侧旧、危砖房的教工全部搬迁,12月2日旧房全部拆除完毕。12月8日,省校改验收组一行来我校验收。我校通过验收,并获得省领导肯定,省校改验收组长王处长高度评价说:“学校的设备、内部设施、合理规划都很好,操场从300米到400米标准好,二中领导、老师没少动脑筋,明年可把二中作为一个点,我建议全省在德州开现场会。”随后,市人大、政协全体代表的地区领导来校视察了校改工作。《教育通讯》上发表了验收结果,在优良等级中德州二中放在首位。

     1993年1月,学校综合办公楼二期工程通过验收,被评定为市级优质工程。3月21日,纪市长、李艳华副书记、地市教育局领导进一步来学校检查督促校改工作。1994年9月,学校第二栋宿舍楼通过验收,被评为市级优良工程,44户教师在国庆节前住进新楼。10月,我校通过市级花园式单位验收。

                           领导的殷殷关怀

     学校的长足发展与上级领导的关心息息相关。这一时期,我校在教学、校改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受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

    1990年12月7日,德州地委书记赵林山来二中视察指导工作。1991年9月18日,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向克为组长的省人大“义务教育法”视察组第六小组来我校视察该法贯彻落实的情况,并参观了学校的办公楼、图书馆、实验楼及实验室。1992年6月9日,国家教委赴德州地区考察组一行,来我校视察“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情况,视察了学校的校舍,并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9月9日,省教委王恩大主任、地区王维义副专员、地区教育局安局长和温局长等来学校指导工作并向全体教师致以教师节的问候。1993年3月10日,国家教委王处长和市委李艳华副书记、市政府纪金海副市长及教育局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并为迎接教育现场会的召开提出了指导意见。3月23日,在德州召开“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宋法棠副省长和王维义副专员等领导一行20人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3月24日,省教育工作会议与会全体成员分两队先后在省教委王恩大主任等带领下来我校参观教育教学情况,王维义副专员、李艳华副书记等领导陪同参观,学校领导向来宾介绍了我校情况,来宾参观了我校图书室、阅览室、德育教育活动室,观看了学校发展规划模型。高考前夕,德州地委书记杨传堂来二中检查和指导高考准备工作。1994年6月20日,市长张立璋、副市长纪金海及市教委领导来校检查工作。

                               硕果累累

     1988年,高考上线人数28人,合计专科及中专录取共131人。1989年,我校本科上线37人,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地区前五名,被授予“教学质量优胜学校”。1993年,高考上线人数达38人,总录取人数共计220余人。1996年,高考上线人数高达46人,又创历史新高。

     这一时期,多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1990年,学生陈晓辉获得山东省高中化学竞赛第一名。同时,先后有郑洪梅、陈晓辉、陆海峰等多名同学被保送到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

     这一时期,学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建设者和拔尖人才。段文,山西音乐学院硕士;刘传勇,德国蒂宾根大学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乐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北京总参第58研究所;王清雷,博士,中国青年音乐史学家;张书军,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陆海峰,清华大学工科博士;王冲,北京大学研究生,学者、专栏作家、高级研究员;高永刚,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麻泽龙,中科院自然地理学博士;郭金鹏,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赵玉刚,浙江大学硕士;白杰英,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博士;李迎春,2000年以来,多次在国内外声乐比赛中获奖。


上一篇: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五) 下一篇: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七)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