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博文到二中  从博文到二中
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一)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4-22 8:31:37】  文章录入:xiaoshiban  浏览: 11261 次

                       

                                                       博文时期

    德县博文中学即今德州二中的前身,是民国和日伪时期德州城一所初高级部兼有的完全中学。它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1931年在省教育厅登记备案,成为当时山东省仅有的两所私立中学之一。博文中学曾是鲁西北、冀东南方圆百里最好的学校,被称为“华北名校”。几次全省会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学生全面发展。从这里,走出了侯仁之、李贵真、项堃、于仲友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教会学校的形成

       1810年美国成立海布道会,从事所谓“开导中国人的思想工作 ”派传教士进入中国秘密传教,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之合法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又使“外国传教士可以自由深入内地传教”。在此背景下,基督教宗派之一美国公理会(Congregationlists)的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和雅裨理(Abeel, David)于1830年2月25日到达广州,先后在香港、广州设立公理堂会、光孝堂会 (孙中山在香港受洗礼) ,之后逐渐向内地转移,公理会于1860年在天津设传教站。

       1867年,德州一个被通缉的八卦教徒的吴长泰逃到天津,听布道后邀请传教士山嘉立(C.A stanley)来德州传教,此后每年都有传教士来德州布道。1871年,运河临清段决堤,水淹恩县,很多人背井离乡,庞庄人侯圣清于1872年逃难到天津加入公理会,随后回乡传教。1877年春季,华北大旱,秋季,黄河改道,洪水泛滥。恩县又成重灾区。趁此机会,传教士明恩溥(Arther. Henderson. Smith )和博恒理(Dr.H.D.Porter)以赈灾为名来到德州发展教徒,筹备建立教会组织。德州附近有吴长泰、侯圣清等人的传教基础,信徒发展很快,于是,明恩溥和博恒理便于1880年向美国公理会请示,在庞庄购置土地,建筑教堂,正式设立教会组织。美国驻华公使馆代办、公理会教徒卫三畏出资,博恒理代办建立了教会医院(命名为卫氏医院)。明恩溥于1882年把家属狄更生接来同住。在中国教徒的支持下,庞庄教会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公理会在山东最大的教会组织,于1886年开始办学和兴建医院,逐渐成为美国公理会在中国集布道传教、学校教育、医务三位于一体的第一个农村基地,明恩溥也成为外国传教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1886年,《德县公理会五十年史略》第二页对此做了记载)。

      1886年,博恒理的胞妹博美瑞来到庞庄,将恩县史家堂教会小学迁来,同时又在庞庄招收了一些教徒子弟,建立了庞庄教会学校。因考虑到中国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传统,学校从一开始就分男校和女校两部分,男校命名为“崇正学馆”,女校命名为“培贞阁”。因学校是由教会创办,因此学校开设了大量宗教内容的课程。后来为使学校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轨,便于人们接受教会学校,学校又相继聘请了三名当地儒学先生教授《四书》《五经》,并设置算术、英语、体育等新式课程。1887年,美国传教士卫曙光女士和孪生姊妹卫恩光来到庞庄,接替博美瑞主持女子学校的工作。当年在校男生达到58人,女生也增加到20多人。随后在小学基础上建立中学,小学被称为崇正小学,中学被称为崇德中学,中小学仍为男女两部,1895年北京通州协和道大学毕业生张凤翔来校负责两等小学。当时在校学生多为教民子女,学校规定女生入学必须废除缠足,周围群众称之为“洋学堂”。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先从平原、高唐、恩县一带发起,德英法等国传教士兴建的教堂大都遭到中国公民的冲击,唯独庞庄教堂、学校和医院安然无恙。后来,这里的学校、医院愈发办得红红火火。学生不断增加,中小学生同时在校人数达到110余名。

                                     德州博文中学

      1904年,津浦铁路正式通车,运河水路的地位下降,德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当年公理会在德州城南关购买土地修建大教堂,1909年,又在德州城东约2华里处,购买盐碱地300亩(此前德州知州叫陈嗣良,以“为天子守土,尺寸不轻与人”拒绝了博恒理的购地要求;后美方通过使领馆施压,陈被革职,最终他们才得到这块土地),用以修建博文中学及卫氏博济医院(卫氏博济医院建成后院长为郭涛仁)。公理会得到“东地”后,用款118,500美元,到1916年完成了建设,男部校舍14座楼(三座教学大楼、图书馆、理化实验室、宿舍等)和一个体育场(有田径赛场地、200米并列八人的直线跑道、及足球、棒球、垒球、网球、排球和篮球赛场地),女部校舍8座楼和一个体育场,男女部校舍共计占地170亩,其余130亩地为教工宿舍和医院楼房,由此,德州东地,被称为“洋楼”。1916年秋,新校的教室和宿舍建成之后,学校由恩县庞庄全部迁到德县新址,同时搬迁来的还有卫氏医院,扩建改称为“卫氏博济医院”,与博文中学相邻,并附设护士学校,位于现今德州人民医院驻地。学校除有庞庄崇德中学男女两部转来的学生,又在德州周边以及河北附近几个县招收了一些学生。年底,在校生共有130人左右,其中,男生90余人,分为三个班;女生30余人,分为两个班。男校定名为“博文中学”(为纪念在庞庄创办教会学校的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博恒理),女校定名为“卫氏女子中学”(为纪念在庞庄创办女校的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卫曙光)。初有华人教师营铎振担任校长主持校务,随后由美国牧师梅克仁担任,全部经费分两部分:基金和年经费,基本建设完成后,以年费为主,由美国总会拨付。同年,博文中学与美国歌仁乃乐大学建立兄弟学校关系,互相交流和支援教师,这样除原有教师外,美国歌仁乃乐大学毕业生两年一轮来校任教(1916年首次派毕业生查普曼、戴克、芮义德随牧师梅克仁夫妇前来)。同时,两校还可以互派留学生。由于同属教会学校,歌仁乃乐大学派来的教师,多是牧师和传教士;博文中学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也都是教徒中的优秀者,有的是在燕京大学或齐鲁大学深造后的原来庞庄时期和博文中学的毕业生,也有的是在博文中学任教的骨干教师。

        迁校后的第二年秋,运河决口,学校周围被淹。灾后,学校与与医院修建了环学校与医院的围墙。围墙高3米,下宽4米,上宽2米,周长6华里,墙外砌砖皮,内为土坡。因此,这片“洋楼”又被称为“围子”,南围墙两端各修有朝南的大门。东边的大门内就是博文中学男校区,西大门内是卫氏女中。在人们还在点煤油灯的时代,这里的夜晚已是电灯通明,自来水哗哗流淌。学校的大礼堂、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楼一应俱全。男校西邻是6座欧式小洋楼,分别住着美国的牧师、教师和医生。卫氏女中位于小洋楼的西边,内部建筑和博文中学基本相同,它是一个砖墙围绕的独门独院,门口有传达室,女生不能随便外出,外人一般也不允许进入。卫氏女中西邻是卫氏博济医院。这些建筑虽然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围子”,但里面却因功能不同各自独立。校园东南面是一片果园,春天杏花、桃花盛开,蜂蝶飞舞;其他空地上遍植五颜六色的蜀葵花等,甬道两旁是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红荆。宽宽的围墙上,学生们可以散步,可以诵读,可以远眺广阔的农田,这里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每逢春夏,学生们坐在树荫下安静地读书,可谓是一处极好的学习场所。卫氏女中校园里面还建有教工、医护子弟小学,叫“崇实小学”(和南关教堂边上的“崇真小学”共同成为博文中学的“附小”),少年学生在此快乐成长,因此这里又被叫做“三育村”。

       1925年学校因为社会需要开设了商科(这在当时国家仅有少数大学开设),只有一个班级,用英文教授簿记,海尼格校长和徐英才老师任课。1928年,学校开始设置高中部,数、理、化课本多为英文版教科书。 1916—1926年间,美国人梅克仁、海尼格(中国名字“海希圣”)先后担任校长职务,1926年华人教师王景文、朱依仙先后担任一段时期的校长,1927年(民国十六年)校长由牧师麻子尤(中国名字“麻海如”又叫“麻福东”)接任,1929年,王元信开始担任校长。设高中三个班,学生30余人,初中六个班,学生120余人。

                                   并不安静的校园

       博文中学早期,学校的宗教活动较多,学校有读经班,有唱诗班,每顿饭前要祈祷谢饭,每天早晚要祈祷,星期天要做礼拜。1919年“五▪ 四”运动由大城市传入小城市,博文中学的师生开始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26年2月,中共鲁北特委成员王风歧利用放寒假的机会,从济南把大量宣传品来带德州。农历正月初三夜间,他和同学李烈山在德州博文中学张信诚的帮助下,将传单塞进官府、官员住宅及一些店铺,并到大街上张贴“打倒土豪” “打倒军阀列强”的标语。反动当局惊慌万状,下令全城戒严3天,搜捕共产党员。在王凤岐宣传影响下, 德县博文中学高中学生热读新书的情绪高涨,郭沫若主办的“创造社”出版《三个叛逆的女性》,鲁迅的《呐喊》及邹韬奋和郁达夫的作品等深受学生喜欢,班级形成了购读新书的热潮,并建立了图书馆,定名为“改进社”。1927年,美国人麻子尤接替朱依仙担任校长。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北伐革命军到达德县,男女两校的美籍教师纷纷逃离。1928年夏,中共党员周浩然考入山东德州博文中学学习英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王凤岐、周浩然等人的影响下学生反教情绪严重, 1928年,学校迫使高二级学生提前毕业,这些热血青年从此奔向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初,革命风潮稍稍过后,美籍教师又陆续返回学校。北伐战争后,由于全国形势的变化,加上学生的反对,教会活动受到限制而逐步减少。

                                  王元信与学校改革

       1929年,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即后来的德州一中)在德县成立,打破了德县只有博文中学一家的局面,而且第十二中学的文凭是被全社会承认的,这对博文中学是一个较大的冲击。

        1929年,王元信担任校长,他是从博文中学考入北京通县协和道大学,毕业后先从协和医学院担任英文教学,后经山西铭贤中学回到母校德县博文中学。1927年王元信被破格推荐到美国学习,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歌仁乃乐大学、康奈尔大学学习,192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王元信校长在任期间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革新,首先是从体制上,实行了男女合校,将原博文中学与卫氏女中合为一校,改称“博卫中学”,几年后,又改名“博文中学”。其次是从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上,提倡教师与学生宗教信仰完全自由,逐步删除教材中的宗教内容;加强汉文、英语和数理化理科教学,重视体育、文学、艺术。学校经常举行体育比赛,校长亲自任总裁判,爱好体育活动成为博文的风气,每年的5月12日为校庆日,学校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侯仁之院士生前在回忆录中专门讲到正是在博文中学读书时受益于体育锻炼,后来成为北大的1955年长跑冠军。同时话剧、京剧等这些“发展心灵”的艺术也是学校特色,学生自组乐队、话剧社,还成立了京剧社。1928年学生刘绳编导的十幕话剧《十三妹》名极一时,而且博文中学的校歌也是学生所创。学校经常邀请美国艺术家来演唱,邀请知名人士来校演讲。1933年老舍被邀请来博文中学演讲,深受学生欢迎。学校举行每年一度的中英文演讲比赛会,择优投稿到国外刊物发表。实行自由选科,到喜欢的学科教室去听课,类似现在中学的“走班制”。強调各科均用英语教学,包括各类比赛裁判用语。后来成为白求恩大夫的翻译李庆华正是得益于在博文中学打下的扎实英语基础。学校从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上重视人格教育,按照当时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适合当时的国家形势制定办学目标。提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校训,把培养健全、高尚人格放在第一位,校训、校歌集中体现了这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校歌是:“美哉博文,地静风清建筑伟大形势宏。舟车所会,名士所经交通便利见闻增。文明进化,道德日兴,博文前途愈光明。她是社会,她是家庭,更是全国进善旌。”),而“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互相友爱,团结互助,正直公义”的校风则成为“博文精神”的体现。学校还设有人格教育课,由专职老师讲授古今中外名人传记和动人事迹。学校实行严格的考试入学制度,推行无人监考等其他一些改革,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当时考试很频繁,平时有测验、小考,外语老师叫它为Test,方式是上课后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老师出几个小题,内容是上几次讲课的重点,要求用十来分钟答完,交卷后上新课。老师用来观察学生学习是否巩固。此外还有月考(每月一次)、季中考(半学期时举行)、期末大考。所有这些考试,都是事先把试题印好,把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里举行,老师把试题发给学生后,并不从头到尾监场,常常是无人监场,快下课时若老师仍不在,由最后交卷者将所有试卷整理好给老师送去,从没有作弊的事情,因为学生认为作弊是可耻的。同时,学生对考试并不害怕,这种无人监场的考试制度当时叫做(Honor System)信任制度。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王元信拨经费购置了很多进步书刊,对学生的进步活动予以支持。重用进步学生王立全,让他管理图书馆,王立全于1930年-1932年在校读书期间,曾多次在国文教员于巍岑家里召开秘密会议,筹划进步活动。他曾自编“活报剧”,和同学们到城乡演出,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1年12月,他发动全校师生罢课三天,抗议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还邀请河北沧州中学的进步学生来德州进行抗日宣传。所有这些,不仅使学生的思想面貌大有改变,而且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学校的声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由于王元信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博文中学迅速壮大。1931年,博文中学向山东省教育厅申请立案,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原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的父亲)亲自来校考察,博文中学作为私立学校在省厅立案被认可,成为正式的私立完全中学。学制和课程与公立学校一致,教材也使用全国统一的中学教材。1933年,学校参加教育厅主持的全省会考,成绩名列第二,被评为全省教学质量优秀单位,成为山东北部地区方圆240华里内唯一一所成绩最好的学校,被称为“鲁北最高学府”,多数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入清华、燕京、齐鲁大学。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初中三个年级各三个班,学生共281人;教师25名(高中数学教师朱步洲、马逊卿、徐西峰,高中理化教师马鸿渐、王诚斋,高中历史教师朱依仙,高中国文教师马幼梅举、宋举人、董拔贡,英语教师Mr.Deckr、Mr.Chapman、梅克仁、芮义德,其他还有王景文、王玉璞、侯成之、侯学成、李福祥、王元智、徐英才、张风翔、于巍岑、何根综、张俊臣、牟桂兰等),基金增加到24.51万元,年可用经费2.9573万元。当时的学费,男生每年25元,女生每年15元。

       王元信任职十余年,学校教学管理严格有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有校董事会,学生有自治会,协助学校管理学生生活、卫生、宿舍,开展各项活动,编辑《博文季刊》,还有基督教学生青年会,分德育、智育、体育三个部。当时学校在周围影响很大,除山东北部学生外,还吸引了衡水、沧州、南宫等河北各地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数来自较贫寒家庭,学习非常努力,学校要求严格,学生一两门不及格可以补考,但如有三门不及格就要降班。学校开展很多业余活动,如与十二中学的篮球赛、与泊镇师范的足球赛、全省运动会、校园邀请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校还组织附小童子军,学生们穿上小军装,扛着木棒,曾在德县城里参加游行。还举办校外平民教育,以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平民读物”为教材,增设汉语注音符号班,推广“识字牌”游戏。

      美籍教师费思儒(Dr.Donald R Jessler)是王元信任职初期美国歌仁乃乐大学毕业来学校任教的教师,曾于1929-1931年在德州博文中学工作,见证了这一时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应征入伍,作为同盟国军参加战争,曾在我国西南地区协助我国对日寇作战,日寇投降后费思儒回国, 1986年5月和夫人一起来华参加了博文中学校友在京举行的庆典活动。

                                    芮义德与博文中学

       1937年10月3日,侵华日军占领德县城,随后冲入学校,为保护学生,王元信与日方进行了激烈的抗争,险遭迫害,在日军破坏下学校被迫停办,校长王元信和一批中国教师被迫离校,许多进步学生奔赴解放区参加抗日活动。当时公理会考虑王元信人身安全建议他躲避,但王元信考虑停课会使学生长期荒废学业,而且当时初、高中学生多数年龄较小,无法组织去西部参加高校群众运动,经过多次出面交涉,最终于1938年春,日伪政权同意学校恢复上课,美籍教师芮义德女士代任校长,华人教师贺绳方协助主持校务。不久,王元信回来重掌教务。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日美宣战。当天,日军官员闯进学校,宣布将学校关闭,全体学生高唱校歌愤然离校,有些学生就此奔赴延安,走向抗日道路。后来日伪当局将博文中学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校产并入德县中学(即后来的德州一中)。芮义德女士被关进日军设在潍县的战俘集中营,学校成了日军营房(芮义德又译为艾丽丝•里德 ,英文名Alice Reed,女, 1915年毕业于美国歌仁乃乐大学,1916年与另外两名歌仁乃乐大学毕业生一同来博文中学任英语教师,芮义德老师在母校工作数十年,终身未嫁)。1945年日寇投降后,原博文中学教师饶秉森乘飞机自成都飞往山东潍县集中营,将被俘人员搭救出来。芮义德老师被释后,即返回美国,稍事休息后,次年又来华工作,当时闻悉博文中学所有建筑全部被拆除,行至天津即返回北京,由于博文中学与通县的潞河中学、济南的齐鲁中学和山西的铭贤中学都是一个系统的兄弟学校,所以芮义德便转到通县潞河中学任教,1948年冬,因年老退休回国,住在美国西部加州老人院中。后来在美国的博文中学校友郭玉箴、戎玉琴及原公理会人员全如玉等经常去看望芮义德女士。晚年的芮义德女士,在视力极差的条件下,仍做些力所能及的手工编织,将义卖所得捐助海外教育事业,著有《博文中学始末》。1985年8月21日在寓所逝世,享年九十五岁。

       纵观博文中学从庞庄时期的初办到被迫关闭,共计存在55年。学校教职工最多时有40余人,在校生最多时达400名。55年里,为社会培养毕业生2000多人。

       抗战胜利后,我党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于1946年6月11日将博文中学校舍和德州车站、德县兵工厂设施一起拆除。 1952年,德州行政专署又在博文中学旧址上建起德州第二中学。

        1986年5月11日,博文中学建校百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了题为 《博文中学校友纪会百年校庆》的消息。美国歌仁乃乐大学也发来贺信,并派原在博文中学的美籍教师弗思儒夫妇赶来参加祝贺。

   博文中学校友

      侯仁之(1911—2013)名光临,学名仁之。1925-1931年就读于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在博文期间主编《博文季刊》,是学生校董,今子女扔存有其在校期间给校董事会的信。1931年初秋,博文中学转至通县潞河中学就读。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49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在燕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又兼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和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1952年转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1980年侯仁之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84年,侯仁之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在与几位专门研究华盛顿城市建设的专家聊天时,他第一次获知国际上有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侯仁之,回国后急忙起草了一份提案。提案写好后,他征得了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3位政协委员的联合签名,在1985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被采纳。1985年12月12日,中国成为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并从1987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侯先生也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1992年侯仁之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荣誉的中国人。

      侯仁之先生经常说,他幼年时体弱多病,到博文中学后,在母校良好的条件下,加强了体育锻练,经常参加学校长跑活动,身体逐渐强壮。他的成长和发展与母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他一直心系母校,多年收藏着学校教学大楼的照片、他给校长王元信的信的底稿、他主编的《博文季刊》,晚年还派弟子来二中寻访,给学校赠书等。

       项堃(1915—2009)原名王象坤,原籍山东德州,生于山东济南。1930年,插班就读于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今济南师范学校)艺术体育系。从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在章丘和德州做教员工作。期间,曾写有《毕业即失业》和《水》两篇小说。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戏剧家曹禺时任班主任。1937年任中国旅行剧团演员。1938年入武汉合唱团任戏剧股长、导演、演员,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抗日戏剧。1940年到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员,拍摄《青年中国》等影片。1941年任中华剧艺社演员,演出话剧《天国春秋》《风雪夜归人》等。1945年在中电二厂、中电三厂任演员,在《白山黑水血溅红》、《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9年入上海华东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南征北战》《三年》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到山东电影制片厂任剧务、新闻纪录片解说员。1961年任山东艺术专科学校话剧科主任。1964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参加拍摄的影片有《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剑将军》《火烧圆明园》等。1988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电视中心顾问。2009年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侯道之,男,山东庞庄人,1924年在博文高中(今德州二中)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31年毕业后,在德州博济医院任医师,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爆发后,辞去医院工作,奔赴延安参加救护工作。1939年夏,应卫生部邀请带轻便X光机赴延安会同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为周恩来副主席透视右肘部摔伤。在延安甘谷驿为其所在医疗队举行的欢送会上,周恩来副主席致欢送词,朱德总司令和卫生部及其他单位赠送多面锦旗,以示表扬。解放后,曾任第二军医大学胸外科主任、上海市公用事业职工医院任外科主任。

       延安期间还为林彪等其他很多领导人医治疾病,原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李资平同志的回忆录中有侯道之博士为林彪治病的记载:“林彪负伤后,从前方送回河西交口医院。由齐鲁大学医疗队侯道之队长亲自为他治疗。林彪伤及左肺上叶,是贯穿伤。”

      王宗周(1903.2—1969.5),1917年夏,考入山东德州博文中学初中(今德州二中)读书。1926年夏,入北平师大国文系读书。他在校内宣传马列主义,并到工厂、农村宣传革命思想,积极投身争取民主进步的斗争。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在学生和民众中传播革命思想,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夏,由于他威望很高,日寇欲请他出任日伪县长,遭宗周先生严词拒绝,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1年7月,被选为边区政府参议员,参与人民政府抗日救国大计。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献出自己的土地和浮财,公私合营时,宗周先生将北京的“桂馨斋”和“兰馨斋”两处买卖无偿献给国家。

       陈若夫,又名陈若甫,原名陈东晓,化名张吉林,1907年12月生,河北省帮城县人。1926年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山东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济南济美中学和济南省立高级中学读书,1929年1月经人介绍,到江苏省淮阴县清江溥国民革命军第25号军参谋处工作,任中尉译电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若夫是建国后贵阳师范院校的第二任院长。

      李贵真(1911—1999),女,国际著名蚤类专家。1923-1928年在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学习。1931考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 ,1937年获理学士学位,后获得燕京大学生物系硕士学位,是“一代水产宗师”、“美国养鱼之父”林绍文博士以及世界公认的蚤类研究宗师、英国自然博物馆的乔丹博士的学生,贵州医学院的第一位女教授。编写了全国统一教科书《生物学》,到1992年,发表的论文和专著100余篇(册)。她历任贵阳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基础部主任、副院长、贵州省妇联副主任、贵州省科协常务委员、贵州省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 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大第五届、第六届常务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届人民代表。

      孙明信,男,山东掖县人,1922—1928年在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书,高二转入济南齐鲁大学附属中学,后来转入通县潞河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新闻学,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苏联塔斯分社作英文翻译工作,后来到财政部工作。

     李庆昌,男,山东恩县人,1923—1929年在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文学院,1932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1939年毕业,获齐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重庆及贵阳参加抗日战争服务六年,以后受聘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8年考取公费留美两年,专修结核病科。

     赵始顺,男,字理斋,山东平原炉庄人,1923—1929年在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书,后转入济南齐鲁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军医院工作,带领医疗队在华中一带任救护工作。1943年获公费奖学金赴美深造,后加入美军为上校军医,退役后在美国定居。

      张光炎,男,1911年5月生于河北省隆尧县,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口腔科主任,中国的整形外科的早期创业者之一。1929-1930年在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高一,1930-1931年在山西铭义中学旁听, 1931年秋考入齐鲁大学医学院读医预科,1933年入齐鲁医学院本科,1935年转入华西医学院牙医学院就读, 1941年华西医学院牙学院毕业,获牙外科博士学位。1941-1942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助教,1942-1943年在中央大学担任讲师,1944-1946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研究生兼附属医院医师,1946-1947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副教授,1947-1958年在北京大学(后改名北京医学院)任教授,1958-1980年在河南医学院任教授。1980年在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任教授。由于张教授医术非常高,经常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中央首长看牙病。

      周浩然(1907.11—1994.1)男,故城县故城镇周庄人。1923年夏,考入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6年6月入党,是故城县入党最早的党员。1928年3月,考入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书。新中国成立后,先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任职,后调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现代汉语词典》,任词典偏辑室副主任,是词典审定委员会成员之一。

      李庆华,男,德州人,1932年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毕业后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在南京卫生署进修。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奔赴绥远省丰镇(今内蒙)参加救护工作。平型关大捷后,辗转至陕北一带,结识了白求恩大夫,曾任白求恩的翻译。

      戎玉琴,女,1934-1936年在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读书,以后转入北京贝满中学,1942年毕业,后到香港伯特利神学院工作,在此期间曾赴加拿大留学,获加拿大州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以后又赴新西兰获宗教硕士学位。她是香港伯特利神学院发起人之一,曾任该院教务长,副院长。

     于仲友,男,1917年生,德州市人,1937年在德州博文中学(现德州二中)高中肄业,同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后到唐山铁道学院进修。1938年6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党总支书记,一一五师教五旅参谋、教导队长等职。1946年2月,任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后任市委委员。济南解放后,济南地下市委撤销,他被调到铁道系统工作,历任济南铁路局人事处处长,蚌埠分局局长,第五工程局副局长,唐山铁道学院副院长,铁道出版社总编、社长和党组书记等职。1983年离休。曾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

       王焕斗,男,河北沧县人,1937年在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高中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到西南地区继续求学。后考入贵州省贵阳市医学院学医。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51年任该院教务主任,1953年任教务长,后担任院长。

       高汝益,男,阜城县东街村人,1932年在山东德州博文中学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全部男女学生集体参加了国民党军,奔赴抗日前线。1942年他参加了中国驻印远征军——中国远征军, 1945年,高汝益任五军96师警卫连连长。1948年升任57A215师643团一营营长,1949年12月参加了在四川新都的起义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贺家宝,男,1925年生,德州博文中学(今德州二中)毕业,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 1943年在济南上中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斗争。1949年起先后任军委铁道部《人民铁道报》记者、新华社铁道部分社记者,报道了铁路职工及铁道兵团奋力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及50年代初铁路职工英勇参加抗美援朝情况。1962年,他成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从40年代起,他先后有数百幅照片分别发表在十多种报刊上,有些还在影展上展出。其中有1949年拍的《朱总司令在北平》,1950年天安门前的"五一"大游行,《总司令和他的战友叶剑英、聂荣臻等》、《周总理、邓小平、宋庆龄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等。1980年他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80年代,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工作时,他还写了多篇摄影评论文章。1988年离休,由于积累了较多新闻资料,收藏了约3000种各类报纸,1992年他成为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会员。1994年,他成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

       戎国仁,男,原籍山西,在博文毕业后,1952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攻读耳鼻喉专业,毕业后专业上颇有成就,曾发表《中耳蹬骨开窗述》一文,博得同行专家的好评。1979年携眷赴香港,从事中医及针灸。1980年申请赴美移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工作。侯庆煜:山东恩县庞庄人,美国通用学院动力工程学教授。1984年回庞庄省亲。

       刘洪升,原籍在山东德州城南40多华里的庞庄。刘洪升自幼在教会学校读书,于通州潞河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新民报》谋职,从事编译工作,曾因最先报道珍珠港事件而闻名。

       另外还有侯同之、侯金浩、侯首玲、侯玉秀、侯桂芳、郭庆林等大批优秀毕业生。

       1986年5月12日,博文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各界校友50多人,当年的兄弟学校美国格林尼亚大学及其他机构和个人发来贺电30余件,《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予专门报道。

附史志中对博文中学形成的记录

    1880年(清•光绪六年)

    冬,德县(今德州市),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明恩浦和博恒理勾结城南第七屯教徒吴长泰骗取吴夏氏房地产,欲建礼拜堂。次年八月,德州知州陈嗣良拒绝为其文约盖印。博恒理禀告美国驻京公使馆参赞何天爵,何既照会清朝廷。十二月,博恒理面见知州,陈嗣良以“天子守土,尺寸不轻与人”予以驳回。1822年(光绪八年)二月,何天爵派一领事同一翻译到德州交涉,又被驳回,出衙门时被数百名民众包围斥逐。清朝廷慑于美国淫威,将陈嗣良革职。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是年,美国驻天津基督教公里会在恩县庞庄(今武城县庞庄),设立教堂、附设医院。1916年迁至德县(今德州市二中址),购买土地三百亩,建大小楼房10余座,用款118500美元。改称“韦氏博济”医院,分内、外、妇、儿等科。

   1912年(民国元年),是年, 德州改称德县。

   1916年(民国5年),是年, 设于恩县庞庄的美国教会学校、医院迁来德县城东郊,时称“三育村”。同年 ,德县兵工厂13个分厂工人同时罢工,要求增发加班费。

   1929年(民国18年)  3月28日,  国民党德县县党部成立。8月 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成立,校址在永庆寺。

   1930年(民国19年), 是年,德县县政府设民众教育馆。

   1931年(民国20年) 7月11日,  美国教会博济医院院长德福兰枪杀该院工友王国庆。15日,德州各界1000多人集会,声讨帝国主义暴行。20日,德福兰被押解济南。23日,山东省政府遵照外交部电令,将德福兰移交美国领事馆。12月 博文中学学生罢课3天,抗议日军侵占我东北三省。是年, 城关区改编为10镇。

   1932年(民国21年) 2月, 博文中学进步学生罢课,抗议“一•二八”事变,并赴四乡宣传抗日。12月  德州铁路工人相应济南铁路机车厂工人总罢工,铁路运输中断。

    1941年(民国30年) 2月15日 , 日伪军开始建立保甲制度,发放良民证,实行强化治安。9月 ,八路军冀南军区敌工部在德州成立徳石敌工队。10月 ,中共德县工作委员会成立。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教会医院、学校被日军强行封闭,改为兵营。

    1946年(民国35年)1月1日, 经中共渤海区党委批准,中共德州市委在城东小申庄成立。6月11日, 德州解放。攻城部队举行入城仪式,即日成立德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冬, 为阻止天津、济南、石家庄的国民党军队的反扑,解放区军民拆毁铁路及德州火车站设施(随后教会医院、学校做为日军驻过的兵营也被拆除)。




上一篇:老舍在德州演讲----摘自德州晚报 2012年8月29日第19版 下一篇:百年沧桑 续写辉煌(二)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