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对外交流
英国学习培训有感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玉春  发布时间:【2014-7-8 8:57:20】  文章录入:yangkai  浏览: 8064 次

今年暑假,我和祁琳老师有幸得到了去英国学习培训的机会。这次学习得到了德州市教育局和我们德州二中学校领导的重视,外研社国培办也为我们进行了行前培训。七月十九号上午七点,带着校领导的嘱托,带着些许的新奇和憧憬启程。飞行十四个小时,跨越八个时区,当地时间十九号晚八时许,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斯罗机场,又两个小时大巴的跋涉,终于到了目的地,英国南部小镇Bognor Regis。下了大巴,头顶上盘旋的海鸥和迎面吹来的凉爽的风似乎在提醒我,这是一个海边的小镇。


    接下来两天是周末,我们在小镇上转了转,还熟悉了一下校园。静谧,干净,古老,秀气是我对小镇的第一印象。小镇上居民很少,家家是独栋的别墅,前后都有花园,院墙很矮,花园被主人骄傲地展示着,每个花园都匠心独运,绝无雷同。除了地上种的,还有屋门上挂着的各色花篮,房顶上垂下的蔓藤,甚至连自行车框,雨鞋内,小推车上,都精心地种满了各色鲜花。


    我们的校园不大,是开放式的,随着地势自然的高低起伏,分布着几座精致的小楼,很有些年头。除了楼房外,满眼都是草坪,草坪上是高大古树和灌木,期间时不时有松鼠,野兔,甚至是狐狸时隐时现,简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啊!


    周一我们开始了紧张而新鲜的学习生活。最先上课的是Lesley老师。Lesley老师有七十多岁,是博士,平时教的是研究生,她教我们的是Teaehing Methodology(教学法),所以她的课理论性较强,较难懂,很有挑战性。 在她的课上,我们系统的学习了 TBL (Task Based Learning)和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BL现在在我们的教学中其实早已使用,但是通过Lesley老师的讲解,对TBL的认识提高到了理论高度。Lesley老师是通过对于Body Boxes ,a good thing or bad thing?一篇BBC新闻文章的处理,举例向我们介绍TBL如何在教学中应用。

       最难的是CLIL的理解。通过大量阅读,老师讲解及同学们课下的探讨与讨论,CLIL的轮廓日渐清晰。CLIL是把重点放在内容的讲解上,而不是语言本身。但是在处理材料内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升了语言的能力。这不同于大学里单纯采用英语教授其他学科(Bilingual teaching),也不同于过去只侧重于语法,词汇的教学。但要想成为一名CLIL的优秀教师,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积累是不可能成功的。


    Lesley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带研究生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书籍名称和有关的学习网站,她还带我们去了学校的图书馆,对图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库。据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在专业书籍方面在全英都是数一数二的。


    我们最喜欢的老师是Zarina,她教我们Communicative Skills,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成为我努力效仿的榜样。她语速很慢。声音很轻,很温柔。她总能三言两语就把一个生词解释清楚,我们对她的评价是她很会教学。 她的课细分为语音,阅读,听力,写作,英语美语的区别等小课题。 她的每堂课都很新奇,能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以至于我们甘愿牺牲休息时间去完成她的作业。每堂课都精心安排各种活动,但都前后照应服务主题。过后回味起来,你都会惊叹于她的匠心独运。


    Zarina老师有是一位非常敬业的人。我们每次作业她都精心逐句修改。我们最后的展示是在离英的前一天上午,为了赶在我们离开之前拿到Feedback, Zarina老师没吃午饭,一直在教室呆着,为我们做评价。下午还要为四川的老师上课。出乎意料的是吃晚饭时,在食堂里,Zarina老师把我们的Feedback发给了我们。评价的细致程度,规范程度,让我们不得不被感动。能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我们觉得非常幸福。


    还有一位美女老师叫Evonne,她为我们讲授Culture,她为我们介绍了很多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如英国的节假日,英国移民的历史。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苏格兰口音,和对家乡的热爱。她对拥有苏格兰的口音如此自豪。她的肢体语言相当夸张,她的表演能力也令人惊叹。


    两位男性老师David与Simon是中学退休的老师。在中学时就是同事,一个校长,一个校长助理,配合相当默契。他们的课让我们充分体会了英国男人的幽默。在他们的课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他们两个的课题内容是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怎样的老师是学生认可的好老师。他们在这方面真是经验丰富。我最受益的是这两点,一是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要多夸奖他们;二是一切工作都要有规则。如何让学生安静下来,如何统计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经过四周的学习,作为一个学生,从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感受英国的课堂。我能感受怎样的课学生喜欢,什么课学生不喜欢。如满堂灌的课效果较差,老师语速不要太快,否则学生跟不上,就无从谈效果了。组织各种活动学生们很喜欢,但活动设计一定要接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英国的课堂上小组活动,讨论贯穿始终,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是我们完全照搬照抄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英国学校的班额只有二十多人,一堂课一个多小时,老师教学的内容由自己确定,再者他们讲授的内容也较简单。我们可以批判地接受,然后进行改良,部分地、有选择地加以运用,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正如教研室阚老师所讲要学习“道”而非“术”。


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英国,除了学习英语教学外,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也是一大收获。


可人优美的环境


    初到英国真是惊叹于它的蓝天。天是湛蓝湛蓝的,说实话我都没有见过这么清晰透亮的天,而且我相信即使最有天分的画家也难以调出这样的颜色,天上总是飘着朵朵白云,白云不停变换着形状,给人无尽的瑕想。阴天的时候,天也是蓝色的,只是白云变成灰色的,还是在天上飘来飘去。小镇是一个滨海小城,距学校十分钟步行的路程就是海边。这里的海水真清啊!是蔚蓝色。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蓝色分为不同的层次,深浅不一。海边上是细细的沙滩,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小镇的绿化也很好,除了道路,建筑物,就是大片大片的草坪,(是可以随便踩的哟)草坪上会错落有致地分布很多古树或灌木,穿一双新鞋十天半月过后,新鞋还是新鞋,一尘不染。


    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污染严重,伦敦被称作雾都,泰晤士河也成为一个天然下水道。但是经过上百年的治理,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联想我们国家,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我想只要我们下决心,下大气力,我们也能重新拥有蓝天碧海。


便利的公共交通


    在英国出行可选择大巴、地铁、火车、出租等,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以乘坐火车最为方便经济。 火车很方便,车次间隔很短,有的几分钟一趟。买的票,可以乘坐任何一趟,不固定时间,坐位也不固定,上车后随便坐就可以。其实,大多数时候人都坐不满,有时候空车运行。火车票也可以乘坐地铁,对于转车来说相当方便。卖票有各种套票。学生票、团体票、家庭票,其中以四人一组最合适,会有五折的折扣呢。


中国的影响


    来到英国,其实会在各地看到中国同胞,听到乡音,其中在剑桥遇到的国人最多,很多是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去寻找那个有些破旧、非常平凡的石桥。而且我去的每座城市都有中国餐馆还有就是中医诊所和针灸、按摩馆,在伦敦的China town。可以吃到正宗的中国式大餐,还能买到地道中国货,如红烧牛肉方便面。


    最使我震惊的是处处可见的中国制造,从服装、到儿童玩具,从手表到皮具,从英国品牌到世界品牌,从小镇的集市到高档专卖店,中国制造无处不在。全世界有多少人在使用中国制造?很难计数。我想这就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影响,我很骄傲,我想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中国制造一定会更高端更普及。我们的经济肯定会更有活力。


现代化的图书馆


    我们学校里有一座图书馆,只有两层,这里与教学相关的各类专业书籍与杂志,相当得多。仔细寻找教学中遇到问题在这里总能找到相关的材料找到满意的答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共有两三个,大多数借阅工作都可以DIY。 一楼与二楼的书架旁都有一个大的触摸屏,你可以根据书名、作者、出版社等查到你所需的书籍在哪排书架上,然后到一台机器上一扫描,借书单就自动打印出来。还书也同样的方便。每本书上都有不同颜色的标签,绿色代表可以借阅一个月,黄色两周,红色拒绝借出,一目了然。图书馆的分区也很有意思。一楼有喝咖啡区,小组工作区(隔断);二楼有允许两三个人小声谈论的区域和绝对安静的区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有些不能外借的杂志可以在Scan机器上自己投币解决,也是相当方便,总之,这个不大的图书馆,专业书籍藏书丰富,布置科学有序,借阅方便,是我们Chichester大学每一个学生的骄傲。


教堂文化


    来到英国,不能不提教堂文化。几乎每座城市、每个小镇,甚至每个小村庄都有自己的教堂,在英语中只教堂一词就有church, chaple, cathedral, abbey等等。虽然大小不一,建筑风格不一,建筑年代不一,但是走进教堂,却是大致一样的结构,一样的装饰。人在其中,不自觉就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内心。我们有幸参加了一个村庄的教堂活动,听到人们虔诚地祈祷唱赞美诗,心灵会非常安宁,一切苦恼都抛于脑后。没有信仰,是可怕的。


慈善意识


    在国外慈善意识深入人心。在国际航班上,飞机场、商店、公园里经常会看到各种慈善的宣传材料。有为癌症患儿募捐的,有为老人募捐的,有为文化古迹募捐的,还有为各种野生动物募捐的。


    大英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但可以自愿捐出5镑,在Hotham Park的County Fair上有为猫头鹰募捐的,一个新鲜事物就是Charity shop我们可以拿家里的二手的东西捐给商店,然后低价卖出,商品有衣服、鞋帽、围巾、手套,还有旧书、旧工艺品,还有小孩子用过的儿童车还有各种玩具。我们家里好像都有一些二手的东西,扔掉可惜,留着又没有多大用途,苦于无法处理,要是在国外就有很好的途径了,那就是慈善商店。店员一般是志愿者,不领工资,商店所得全部捐出。有一次在街边的一座房子外放了一个纸箱,内放许多装修剩余的壁纸之类,箱子上写着,如有需要,可以免费拿去。我想我们就缺乏这种意识,东西在家没用也想不到送于别人,也好让材料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不是我们小气,而且缺乏这种意识。


    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的了解,过去在做题中遇到很难理解的问题,很多都迎刃而解,学习的一项重要途径就是personal experience.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出国门感受异国文化,增长见识,为学生有效教授语言的同时,也要广泛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涉猎,争取多为学生介绍一些原汁原味的,真实的文化背景知识。




上一篇:新西兰IPC大学访问纪实 下一篇:高中毕业生留学说明会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