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报道我校“互联网+”智慧课堂
德州二中课堂教学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和学生的授受关系、学习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打造智慧课堂
“这次测试反映出同学们在语法运用上还不是很熟练,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出错率比较高的内容……”1月21日,德州二中互联网(23)班的学生正在上英语课,通过“智慧课堂”的实时测评分析,教师姚磊迅速了解到班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出即时指导。
随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早已活跃在生活服务、通讯等各个领域的人工智能走进校园,师生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传统教学格局,构建新样态课堂。
智慧课堂“个性化”
提起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德州二中高一年级主任张文刚颇有感触。“以前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对于每个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而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恰恰能精准地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智慧课堂让教师和学生的授受关系、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黑板上一台触摸一体机,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师通过一体机将模拟试卷发送至每台电脑,学生答完题交卷,几秒钟后,一体机上就反映出每道题的答题正确率以及每个人的成绩。教师随意点开一张试卷,一体机上就会出现试卷中每道题的答案,一目了然。教师根据答题正确率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学生做错的题目会自动收藏到平板电脑的错题本里,供他们课下巩固。
“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能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上课蛮‘醒脑’的。”姚磊说,这个系统还有随机抽查功能,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被点名回答问题,几乎没人敢在课堂上走神。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标志着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德州二中的互联网班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们于去年3月与山东十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2xue互联网+教学战略合作协议》。”德州二中副校长高爱春表示,学校把智慧校园整体方案作为顶层设计来做,方案集智慧管理、智慧环境为一体,其中智慧教学是重中之重。目前,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4个互联网班,搭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打造具备“人工智能+教育”思维方式的高效课堂。
教师们的“好帮手”
“人工智能手段的运用,打破了原来‘填鸭式’教育,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及时得到反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张文刚说,自开设智慧课堂以来,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每次上课前我先通过电脑将预习内容发送给学生,并进行初步测试。随后在课堂上根据测试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制作成微课视频发送到平板电脑,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谈起运用人工智能方式教学,物理教师于磊滔滔不绝。
“以前进行几百份考试样本的分析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现在拍照上传就可以实现自动批阅,教师从搜寻信息者变成了海量信息的甄别者,可以实现快速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内容匹配不同层次的学生。”互联网(25)班语文教师刘彩虹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第一时间推送出去,并将难题、易错题制作成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人工智能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课堂无界限。”刘彩红说。
据了解,德州二中目前引入的这套智慧教育产品可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如,大数据整理和反馈技术对理科很有用;对于需要表达观点和主张的文科,强交互机制就产生作用了;需要大量材料支撑的学科,电子课本能实现媒体教学,通过教学资源的导入,实现组合利用。
教育焕发新活力
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一代的孩子都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长大的,他们对智慧教育产品的适应能力比老师都快。”高爱春表示,因为媒介的趣味性,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极大提高。
“以前考试前复习,都要反复翻找笔记,费时费力,现在电脑能自动规整错题集,用起来很方便。”互联网(25)班学生窦晓涵说。还有很多学生表示,以前在课堂上不好意思举手提问,现在有了平板电脑,可以随时和教师在线沟通交流。
“在探索和迎接新事物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德州二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本禄清晰地认识到,将人工智能引入校园,并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的海量知识、教学课件移植到课堂上来,而应该把它当成工具,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师除了要做大量研究和准备工作外,还要严防学生被智能终端设备“绑架”。因此,学校需要加强文化熏陶、思想引领、制度规范、科学管理,在保障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同时,利用智慧教育产品的信息过滤功能,规避学生沉迷网络,让人工智能真正起到激发课堂兴趣、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