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教授专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2015年4月13日,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教授在我校报告厅给高一学生作了“南极和北极的十大差异”专题报告。张教授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宣部新闻阅评组成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科技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编委。曾踏访南极、北极、南沙群岛、雅鲁藏布大峡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区、横断山脉、秦岭腹地等。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曾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出版了《探险家札记》、《旷野回声——张继民探险日记(上、下)》等20部专著。先后在北京、辽宁等地举办了“张继民三极探险摄影展”。
阳春四月,校园里繁花盛树杨柳依依。报告厅内,年逾花甲精神矍铄的张教授,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热情洋溢地讲解在南北极科学考察中所发现的不同自然景观,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张教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探险经历以及风趣幽默的话语,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扇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神奇之窗,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张教授给每一张图片取了有趣的名字,其中有一张名为“三个傻瓜”。张教授风趣幽默地讲解不时激荡起阵阵欢笑:“三个傻瓜”就是三只企鹅。张教授讲解道,之所以叫它们“三个傻瓜”,是因为他特意将它们引到一块像大鸟的石头下拍照,拍完照以后,他便回到营地吃饭休息,原以为企鹅们自己会离开,可是没想到,几小时后,当教授再去拍照的地方,三只企鹅依然在原地摆着同一个姿势,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从这一张张照片中也体现了科学家们与大自然、动物的和谐。
整场报告,张教授用大量图片资料与亲身经历从高度、湿度、动物、植物、军事存在、矿物开采、常住居民等方面,总结出南北极的十大差异。例如,同样是高纬度的69度,南极生有苔藓,北极却长有高大的阔叶树;同样是两极点,北极有常住居民,南极却只有科考站。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过去,在最后半个多小时互动交流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提出了不少思考深刻颇有见解的问题,深得张教授的赞许,同时也耐心细致地一一作了回答。报告中张教授一直站着,不时走到同学们之间,张教授报告结束后和前排同学们亲切握手,使得同学非常激动,其它同学也羡慕不已。
通过张教授的讲解及互动交流,同学们对南北两极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讲座过程中,不时渗透着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因为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科学考察,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面临生死的考验,不是仅凭一种爱好和一股激情,更需要一种情怀和信仰。同学们从老专家学到了如何讲故事,学到了乐观敬业的精神,学到了老一代科研人员的高贵品质,张教授本人就是宝贵的学习典范,激发出同学们追求卓越的青春热情,不少同学表示要写下自己的精彩收获,我们也会继续关注同学们实现“青春梦”、“科技梦”的优秀作品!
热烈欢迎张教授
高爱春副校长主持报告会
响起阵阵掌声
张教授一直站着演讲
走到同学们中间
和同学们互动
精彩的解答
精彩的海报被张教授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