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科室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9月26日(周四)下午,英语教科室在三号楼一层会议室举行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由王秀芹和盛灵艳老师两位老师执教,讲授内容为新高考题型读后续写写作指导。邀请市教研员阚小鹏老师进行教学指导。课后,两位授课教师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授课过程,其他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市教研员阚小鹏老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通过研讨,英语教科室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课堂建设目标和要求。
【教学反思】
Mother's gift 读后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秀芹
9月21号结束日照的有关读后续写的学习后,我和盛灵艳老师商量决定把读后续写这一新高考题型作为此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主题。我把自己从会议中学习到的思路和盛老师沟通后,我们认真研读文本Mother’s Gift,共同设计教学思路,然后结合自己的学情和教学风格,成功举行了英语学科的这次活动。
我们所在的年级是第一届要参加新高考的年级,所以学生和老师对这个读后续写新题型的教与学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的设计思路就是要先读准、读透文本,然后才能写好,不至于写偏题,然后细致指导学生怎样根据所给的划线词和要求续写段落的所给首句,来合理推测故事续写部分的内容。最后能够写出一篇语言优美,内容积极向上又逻辑思维清晰的作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课前:根据预习学案和写作指导材料完成故事的阅读,并打出草稿。
课上:1.老师指导学生精准理解故事,完成故事六要素和情节的背景、开始、发展、高潮部分的二个学习活动;
情节的叙述离不开语言,所以设计了语言和人物情感以及个性小组讨论活动,然后进行了描述动作的副词的生动运用的欣赏活动和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含义的欣赏等三个学习活动。
故事理解透彻后进入了续写活动,按照要求必须使用至少5个划线词,为此,进行了怎样把划线词归类的指导活动;然后指导学生怎样根据所给两段的首句进行合理分析,推测续写内容,完成一个内容积极向上,语言优美,逻辑清晰的小故事。
带领学生透彻阅读文本并且了解读后续写的步骤和要求以后,给学生留出15分钟时间让学生修改自己的草稿,最后进行展示。
反思:
1.优点:学生从这堂课学会了怎样认真阅读文章、怎样推测结尾等方法,他们收获很大。
不足:因为前面的阅读活动用时较多,最后学生的修改后的作品展示不够充分。
2.这样的读后续写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开展,可以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效果会更好。
Mother's gift 读后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
盛灵艳
本届学生是接触这个高考新题型的第一届,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该题型没有思路,写出的作文偏离主题。他们不清楚写好读后续写的标准,更加不清楚如何去润色自己的文章。基于这种现状,本节课我设定了3个教学目标:1.To learn how to continue writing a story. 2. To learn how to polish continuation writing. 3. To learn how to evaluate continuation writing.
通过Mother’s Gift这个故事,让学生意识到读文章不仅要通过阅读情节,了解文章的主题,还要分析主要人物的情感,欣赏并模仿文章的语言风格。此外在推断文章的依据上,学生还要高度重视两个段落的第一句,尤其是先要阅读第二段的第一句,避免学生在故事情节方面不够衔接。通过这种过程性指导,学生续写起来就有了大体框架,写作跑题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此外,通过解读后续写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明确读后续写润色的方向。接着,给学生讲解了润色的技巧:1.使用较高级的词汇。1)“小”心思——丰满人物内心Inner thoughts to portray the figures 2)“小”词汇——增加表达效果Detailed verbs to make expressions powerful. 3)“小”细节——丰富故事情节 Proper adv to enrich your story 2.使用较丰富的句式 abundant sentence patterns 3. 添加过渡词使语句连贯。做好铺垫之后,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润色了在内容和语言方面较弱的一篇作文。
使人比较欣慰的是,学生最后展现的润色作品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语言方面,通过润色,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过,读后续写毕竟是个难度较高的题型,要想使学生真正对这个题型游刃有余,任重而道远。
【同行评课】
王海燕老师:
听完两位老师的读后续写课,感触良多。我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是过程性写作的典型课堂。过程性写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要求老师们帮助学生认识写作过程,和学生一起经历写作过程。
盛灵艳老师的课堂反映了教师的深厚教学功力,也反映了学生们在平时对写作的用心。盛老师从分析原文结构,赏析原文语句,到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线索,步步为营,处处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写后对句子的润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是非常好的活动,最后的展示环节也非常成功。
王秀芹老师的课堂更加注重句子的生成,也是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情节和情感的积极思考。最终的呈现也很不错。
两位老师的课让我们反思在过程性写作中老师的指导和介入点应该在哪儿?什么是高效的批阅讲评和反馈?平时我们的写作训练该如何改进?放任式的写作训练应该如何改革?反思两位老师的课,她们都通过赏析原文,分析线索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续写的框架,使得学生们在这个框架进行逻辑合理的续写。这也要求老师们平时对学生们要有阶段性,有侧重地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读后续写是读写结合的典型题型,是输入与输出的结合。整个过程反映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
两堂读后续写课应该让所有的英语老师反思写作教学的思路。
刘静老师:
读后续写是目前考试题型中最难的一个,既要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对故事整体情节和发展的把握,对文章所包含情感的正确理解和升华,还要求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王秀芹老师和盛灵艳老师都是针对我们一年来学生续写出现的主要问题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续写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以下四点:1.人物关系混乱 2.不能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事件或物品体现的隐喻意义 3.跑题,即不能与给出的首句进行呼应 4.语言平淡,句型单一,语法错误多
王老师和盛老师的课都是以故事的6要素为依托,带领学生进行故事情节分析,将主要的人、物、事件进行清晰呈现,并通过人物的动作分析人物情感,以便在续写中能体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肯定自我的价值观。而且两位老师重点展示了文章中语言应用特点,如副词的使用,各种各样的say表达方式,盛老师的小组讨论给文章润色活动更是加强了学生对写作中语言的恰当性表达的意识,鼓励学生多使用短语和高级句型,增强写作信心。
总之这两节课非常值得学习,为学生读后续写活动和我们的读后续写教学指明了方向。
赵慧老师:
王老师带领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解读文本信息,梳理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线索,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欣赏优美句型, 通过deep thinking 预设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头脑风暴,避免后面续写脱离主线。盛老师的课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把整个文本解读为情节分析—情感分析—需要分析。情节分析中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六要素,情感分析中通过赏析句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为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收获颇深!
【专家指导】
当天下午,市教研室的阚老师亲临指导,在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和其他老师的评课后,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在肯定授课老师们的思路后也指出了不足之处。
首先,他说老师们面对高三学生进行的高考读后续写的技巧指导是科学实用的,是实实在在的。然后他指出,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直接拿出10分钟分析所给文本,指导阅读和写作内容,不至于偏题,引领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定时写出来。他肯定了我们的预习学案中设计的Deep Thinking的环节,并指出我们指导学生写故事,而不是写文章,所以不必使用太多的高级复杂句式,而要指导学生用丰富的小词生动表达故事内容,和所给文本的风格一致起来,更容易取得高分。阚老师诚恳地告诉我们,读后续写要有限制地发挥想象,而非天马行空地创新。读准文章大意,续写内容合乎逻辑而且要积极向上。阚老师还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让我们把学生的平时的习作积累起来发给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阚老师的指导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收获颇丰。
【课堂建设】
课堂建设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既要提高学生学生写作水平,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体现在读后续写中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具体目标:
1. 从内容、语言和思维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2. 核心理念: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
3. 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具体实施方式:
1.首先把所给文本读透、故事情节捋顺,逻辑分析清楚
1)引入(Exposition):作为故事的开端,主要交代故事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矛盾•冲突等);
2)发展(Rising action):故事矛后冲突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3)高潮(Climax):故事矛盾冲突的转折点,故事最紧张的部分;
4)结局(Falling action):故事发展的结局,矛盾冲突的最终解决;
5)尾声(Resolution):故事结局的影响,以及作者的总结、思考。
6)其中,“尾声"部分并不属于情节发展的必要部分,因此并非所有叙述类文章都具备。
2.耐心细致地科学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
1)基于故事核心, 基于两段首句, 基于自我水准;
如何衔接? *情节发展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情节发展的合理性、情节发展的可续性、
情节发展的适切性。
2)两段与前文间的情节衔接、两个段落间的情节衔接。 *文风、文脉的一致性:语言风格与前文尽可能保持一个基调。
3)划线词运用的自然程度。
4)不要感觉很突兀,与情节发展匹配。情节发展的合理性。
5)情节发展的可续性。
6)情节发展的适切性。
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坚持动手练习,老师要认真指导和批阅。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收获,让课堂成为学生高效学习和收获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