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燕名师观摩课简讯
2020年9月23日,王国燕老师在录播室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名师观摩课,授课内容为《1.2.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本节课围绕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设计活动,开展教学。教学过程既呈现了数学的严谨细致,又展现了高一学生的自主灵活,课堂氛围融洽,学生们反应积极。
一、实况照片
二、课件欣赏
王国燕名师观摩课课件9.23
三、教学反思
1、在知识上,学生的困惑是把数学上的否定等同于生活中简单的否定,即: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后加一个表示否定的词语,这不是数学上的否定,数学上的否定是精确的,命题与其否定之间相当于集合A与其补集的关系。
2、学生机械地套用公式完成符号化命题的否定不难,关键是理解真正的意义,学生易犯的错误是两次否定,或者否定后,不是全盘否定。如何让他们理解意义,是本节的难点,从自然语言出发,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正确的结果,改写叙述的形式(变成直言命题的叙述方式),然后再改写成符号语言的形式,对比,最终学会写出否定命题的方法。
3、将知识解构,然后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的过程,自我感觉不够顺畅和自然,怎样的问题更有代入感?引起学生真正的思考,“如何提出好的问题?”是应该好好改进和思考的问题。
4、我在纠结一个问题,直接讲新课,提前让学生预习哪个更容易将学生的思维暴露?提前预习学生容易被课本和学案牵着走,讲课顺,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她的那些错误想法又五花八门地出现了。直接讲,进度慢。感觉完不成任务呀!现在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尝试中。
四、同行简评
李炜老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命题的否定。王国燕老师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对学情了解精准,上课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本节课教学主要有以下亮点:
1. 实例引入,实现数学抽象
本节课通过马克吐温道歉引入,选取了学生兴趣材料入手,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把生活中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赋予了课堂新的活力。并且实现了实例与数学概念的自然过度,引入材料总结出的原命题和命题的否定逻辑关系,个人认为,这样的实例引入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
2. 自主探究,发展学生认知
数学教学不仅仅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王国燕老师注重将在一个情境中获得的概念迁移至另一个情境中,并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整个课堂以生为本,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3. 循序渐进,注重落实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结构合理,环环相扣,作为常用逻辑用语的核心课,课堂设计逻辑性强,课堂内容充实且不重复,课堂练习让学生马上感受到学习命题及命题否定的价值所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后续学习反证法埋下伏笔。
4. 教态自然,学生参与度高
整堂课上,王国燕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和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和交流,表现出了很强的亲和力,真正实现了民主、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课堂效果水到渠成。
总之,王国燕老师的这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探究,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从本质上理解数学,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
葛红老师:
今天这两节课是王国燕老师的名师观摩课与杜雷老师的示范课的同课异构,课题是《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内容相同,组里学案相同,课件相互借鉴,但是老师们的风格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有相通的地方又各领风骚。都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王老师的课注重课堂的生成,利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虽然会有预料不到的小问题发生,老师遇事沉稳,总能“化险为夷”。杜雷老师的课就是一节优课,从生活情景入手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再到数学语言的表达,娓娓道来水到渠成,从学数学到数学育人,这节课是一节值得分享的示范课。
孙芳芳老师:
1:资深教师,敢于创新,引领学生一点一点探索者,寻找知识的通性通法;
2:课堂不断的对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3:课堂教学有讲有练,巩固练习,当堂达标,一堂好课。
邢灿灿老师:
1、王老师的课在我看来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断提问,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一个比一个深入,我在想如果我是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不止是知识,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三年下来一定受益匪浅。
2、王老师在课堂的节奏把握上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把课堂的自主性交给学生,最后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点人回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一开始对于简单命题进行讲解,最后补充了隐藏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