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语文组在3号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同课异构活动。孙连平、姜志彬两位老师以《复活》《大卫·科波菲尔》两篇小说展开群文教学。两位老师各有侧重,重点突出,为小说群文教学提供了有效借鉴。市教研员张敬军老师参与活动,并结合新教材、新课标,以及群文教学导向要求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在小说群文教学上的尝试,并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一、活动照片
孙连平老师参与学生讨论
姜志彬老师以诗作结
教研员张敬军老师点评指导
二、教学反思
孙连平:
对群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推广,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群文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思念,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部编教材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作为外国小说中的名著节选,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意蕴深刻。为了在一堂课中更好地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呈现他们的自学效果,我设计了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首先,精心设计学案。这两篇文章作为小说,小说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如何都要体现。在学案中我设计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知识积累,让学生夯实基础,把易读错的字和生僻字在文本中找出,让学生加强记忆。同时从文本中找出同义词,通过文本中的语境让学生学会辨析。第二板块为情节梳理,要想细致地分析文本,把握人物,就必须先对文本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知,所以让学生在自读阶段,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围绕着主人公对文章脉络进行了梳理。第三板块为人物性格和手法分析,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在概括时能够一目了然。第四板块为合作探究,以“复活”为话题,让学生结合文本谈谈大卫的成长过程和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过程,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其次,精心设计课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围绕着学生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情节梳理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整合优秀的小组派代表投影自己梳理的情节,给学生进行讲解。在人物性格和手法分析部分,也是让学生先讨论后板书,然后选词,让板书的学生进行分析。最后的合作探究板块,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对二人的“复活”进行解读。
在上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为语文学科,在课堂上应该有读书声,但在本堂课中,却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一特点。 同时由于两篇文章较长,也由于自己在这一堂上设计内容较多,在解读文本时有些不深入,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
姜志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群文教学反思
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其实人的内心里既有善之四端,也有恶之魔鬼。在心灵的天平上,往前一步是地狱,退后一步是天堂。每个人都会有被恶魔迷惑心灵的时候。睿智如苏轼不也曾在赤壁的主客问答中苦苦挣扎,在进退的左右互搏中彷徨失措吗?
但是,只要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的初心还在,就一定能等来清风吹开迷雾、明月照进心灵的时刻,像苏东坡一样在绝境中复活,在挫折中成长。大卫科波菲尔和聂赫留朵夫不都是这样吗?
本性善良的他们,都曾因魔鬼附体而深陷泥潭。绝望的念头是大卫科波菲尔心中的魔鬼,让他在惨遭遗弃后破灭了进取的希望;精神的空虚是聂赫留朵夫心中的魔鬼,让他在荒淫无耻的生活里不断堕落。
但他们善良的天性还在,只要一个火星,就能点燃他们心中向上的火焰;一点引水,就能引出他们心底汩汩滔滔的甘泉。米考伯夫妇的艰难处境,让大卫科波菲尔深感同病相怜;而他们的善良与乐观,更是打开了他心灵的枷锁,让他醒悟——“一切都靠自己”一样可以让生活的“水面泛出万点金光”。卡秋莎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让聂赫留朵夫心生愧疚;而她的妖媚与鄙夷,进一步增强了聂赫留朵夫唤醒卡秋莎本性的责任感——他“不带丝毫私心”“对她毫无所求”。最后,大卫科波菲尔在同米考伯夫妇的患难与共中复活了希望,聂赫留朵夫则在救赎卡秋莎的过程中复活了人性。一个获得了精神的成长,一个得到了灵魂的救赎。
狄更斯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他们两个的成长也好,复活也罢,都源于他们内心的善良和念念不忘的执着。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他们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断蜕变,收获回响。
你是你人生舞台的主角,你自己改变了,你的人生也就改变了。正如孔子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同样,一日驱除心魔,世界也就焕然一新了。
念念不忘有回响,
善良天性本坚强。
存活在我驱魔后,
心复骄阳万丈光。
这是课堂上呈现的我对复活的理解。基于此,我引导同学们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去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些在最后的习作展示阶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虽然这节课的内容很多,但是在“心存善念”这一线索的串联下,显得多而不乱,繁而不杂。
三、课件教案
孙连平:
孙连平ppt
四、同行评课
市教研员张敬军老师: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孙连平、姜志彬两位老师的小说群文阅读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有别于以前的单篇教学,首先在于学习的内容明显增加,原来学一篇,现在要同时学两篇、三篇或一组文章,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习时间,并对老师的课堂点拨引导提出更高要求。阅读量大了,教学目标是不是应该更加集中,甚至有时一个目标研究透了是不是就可以?孙老师的学案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环节设计的很好,引导学生将聂赫留朵夫和大卫进行比较阅读,既进行形象分析,又对二者的“复活”进行较深刻剖析,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主旨。学生的讨论、展示较好。
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小说中的精彩段落,来品味语言。在学生进行展示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诸如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总结,并应在人物心理分析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焦霞玉老师:
自启用部编版新教材以来,群文阅读和教学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需要攻克的难关,如何在同时顾及到某几篇文章的前提下还能够突出重点,孙连平老师的观摩课《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群文教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文新高考采用的是全国卷,区别于之前的山东卷,文学类文本在出题的时候是“依文设题”,找出文本的突出特色来进行命题。孙老师这堂课紧紧抓住这一要求,重点分析两篇文章人物的特点及塑造人物的手法,由对人物的分析上升到为人处事、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的思考,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孙老师作为课堂的“导演”,为学生设置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学生自己活动、讨论和探究,自己展示,整堂课活泼生动,生生碰撞,师生碰撞,“火花四射”,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起到了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作用,学生的高参与度,使课堂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3、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自我。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的目的除了能够理解文本的人物,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外,还要注重对自己关照,读出一个我,更写出一个我,孙老师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阐述自己的心声,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舞台,我们只管做好观众。
学无止境,教学也是这样,总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但每节课我们都要给自己一个最踏实的目标,学生有收获吗?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知识点。这是听孙连平老师观摩课最大的收获。
刘辉老师:
孙老师这堂课站在群文角度,深刻分析了《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两篇现实主义作品,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良好,是一节生动而高效的课,具体分析如下:
1、目标明确。三个目标分别达成,尤其是第一个目标,也就是情节的梳理处理得很好。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比较长,而且是外国文学作品,距离现在比较遥远。但是孙老师引导恰切,学生积极思考,概括到位,可见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诵读。第二个目标是对人物形象的解读,针对大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物形象,进行纵向横向分析,求同存异,立体直观的展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诵读和概括都很到位。
2、挖掘深入。孙老师找到两篇作品的共同点,以复活为切入点,小切口深挖掘,立体而且全面的解读两个人物形象,带着同学们深入思考,认真寻找,并且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真正把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落到实处。
3、师生互动有条不紊,孙老师整堂课的调控都是紧张而且有序的,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是静心思考后的,每一句话都是启发引导的,学生也是积极配合,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张弛有度,书声琅琅,学生收获颇丰。
断学习,不断成长,就像大卫科波菲尔一般在艰难的环境中复活式成长,这就是这堂课带我们走进的世界,也是这堂课对我们最大的启发。
王红老师:
首先课堂教学设计上孙老师紧扣“导”字,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讨论,充分思考、表达,老师只是画龙点睛引导作用。
其次,方法好教,兴趣难引。本堂课,孙一反常规,除了重视“渔”外,特别注意“鱼”的传授。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体验。从这个意义和从“名著导读”这一特殊板块角度来看,重视“授之以渔”值得提倡,但是也别忽略了“授之以鱼”,这是挖掘文本的需要,也是学生知识、体验、情感、价值观建构的需要。渔与鱼兼而得之,应该成为名著导读,甚至其他板块语文教学的一个理念。在课堂教学上,孙老师通过精读、细读举例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有限资源,循循诱导,让学生去体味人性,领悟语言学有所得。较好地做到了欣赏文学作品魅力与提高思想素养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初步感受到了大卫、米考伯,聂赫留朵夫、人性的复杂性,立体化,去除扁平化。同时孙老师引导学生也捕捉到了狄更斯小说幽默的语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整堂课可谓“渔鱼结合”,而不是偏执一方:“导而不读,读而不导”。
另外孙老师能抓住外国小说的典型特点,给学生进行典型概念渗透。比如叙述视角,动作暗示性,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让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有的放矢。
张霞老师:
长篇小说解读与欣赏在高中的课堂上呈现,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度。《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均为世界长篇名著,孙老师课前指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熟练掌握大致情节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学案,该学案符合学情,贴合小说阅读的要素,更难得的是找到了两篇小说的切合点,即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主题的关联。
这堂示范课在呈现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操作示范,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以“复活”为切入点探究二者在主题上的相似性!
整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大胆发言,积极思考,收益很大,同学们在质疑与答疑中,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贾才芳老师:
孙连平老师执教的小说群文阅读课是一节以长卷学案为梯航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展示的示范课。
孙老师的长卷学案设计对小说群文阅读的教学规律进行了探索,目标紧扣基础知识、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设计,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拓展提升四部分,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和呈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孙老师这节课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复活》(节选)、《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独立解决了字词等基础知识和情节概括问题;再通过讨论、探究、展示,较好地完成了对聂赫留杜夫和大卫形象的对比分析,并对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在展示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孙老师深入研读文本编制学案,用心进行课堂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重难点的指导点拨,灵活掌握课堂节奏,较好地达成目标。
建议:1、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应更集中,以便于学习探讨更加深入。2、重点段落应强化朗读,以更好品味语言。3、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刘福桥老师:
孙老师这节课讲的是《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节选)群文阅读,听完这节课,我感触颇深,现在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的教学特点。
2、教学方法灵活,颇具启发性。根据预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解教学步骤,课堂内有提问,有讨论,有自己的自主发言,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确保了课堂的高效。
3、教师业务素质良好。教师的教态亲切,语言规范,板书设计的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显示了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孙振华老师:
十月二十日,有幸听了孙连平老师的 “《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群课”公开课。孙老师的课很注重基础,课堂上首先对学生爱错的字音字形进行强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孙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把这种学习习惯给学生做了强化,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错。因为这两篇课文较长,而且要在一节课之内呈现,所以在情节梳理这个环节,孙老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通过学生活动来梳理情节。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理清了情节,然后通过投影仪来展示,学生活动很积极,效果很好。可以说,孙老师组织的课堂的能力优秀,该环节效率很高,效果也很突出。梳理完情节后,孙老师很自然地把课堂引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这一环节。孙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句子进行分析,来探究主要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孙老师也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然后教师再加一点拨,最后呈现出对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要点。课堂的最后,孙老师设置了一个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复活”的理解。学生回答积极,而且对文本的认识很深刻,可见孙老师平时教学的严谨。
总而言之,听了孙老师的这堂课,孙老师的严谨,深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对这堂课的收获加以吸收,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夏慧敏老师:
昨天听了孙连平老师的《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群文阅读课,有很大收获。一、本节课重点突出。孙老师将文本分析的重点放到了两篇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手法分析上,贴合了高考小说的考察要点。从学生的上台展示,到孙老师循循善诱,共同探讨出了较为成熟的答案。二、学生表现活跃,可见平时训练有素。学生预习充分,上课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三、学案编制由浅及深,内容丰富,形式富有变化。
(通讯员 战明;摄影 战明;审核 卢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