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通过元音转换练习建立声音通道。
【教学重点】:通过哼鸣练习建立声音位置,掌握各元音发声的正确口型。
【教学难点】:建立气息支点,体会横膈膜的力量支持。
【教学过程】:
一、 练声曲:
1、1=C 2/4
3 2 | 1 2 | 1 - ||
MU……
2、1=C 2/4
5 4 3 2 | 1 - ||
O……
O…A……
3、1=C 2/4
1 2 3 4| 5 4 3 2 | 1 - ||
MI…… MA…… A……
4、1=C 2/4
1 3 | 5 3 | 1 - || (跳音练习)
咪…嘛… 啊……
5、1=C 2/4
5 6 5| 5 3 | 3 - ||
花 非 花 ......
二、讲解示范正确口形的把握和气息支持:
1、体会弯腰搬东西或咳嗽腹肌的力量。
2、把握口形的变化,腔体感不变,要有“管”的感觉。
3、体会吸气横隔膜的下压力和呼气腹肌的支持力(教师示范)。
4、练声是要注意“O、A”的口形,面部笑肌要抬起来,“YI”发声要有立体感。(教师示范)。
5、注意站姿的正确性。
三、歌曲谱例:
四、作品分析、演唱:
1、《嘉陵江上》端木蕻良作词,贺绿汀谱曲的一首独唱曲,本是端木蕻良1939年作于重庆的一首散文诗,后经作曲家贺绿汀谱曲成为一首为大众熟知的抗日救亡歌曲。歌曲寄托了作者对失去的家园——东北三省的怀念,唱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它问世以来,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作为男高音独唱曲目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深情地表达了成千上万流亡到大后方,悲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对强占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对沦陷在敌人铁蹄下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2、《祖国,慈祥的母亲》创作于1981年,虽然作者认为这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但是歌曲的艺术性及钢琴伴奏都具有艺术歌曲特征。既有深情倾诉的抒情特质,又有清新真挚的旋律语言,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诚的爱,和对祖国母亲由衷的赞美,赞美她的不断强大。全曲由两个乐段加曲尾衬腔构成,第一乐段由四乐句构成,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进行,似诵似唱地叙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第二乐段开始处音调大跳到全曲高潮,然后曲调逐渐下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情。
五、课后小结(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