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校园速递
三面军阀宋哲元——矫兆田老师的校本课程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kc  发布时间:【2018/10/19 9:11:16】  文章录入:GLX  浏览: 3438 次



德州二中校本课程

德州历史名人---------三面军阀宋哲元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汉族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他是冯玉祥手下西北军五虎之一,是西北军最后一任领袖,也是抗战初期华北的实力派藩王,是可以和蒋介石平起平坐的人物。不过,宋哲元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历史人物,既不能说他卑劣,也不能说他高尚,很难用好或者坏来形容他。他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人物下面就说一说。展示PPT简介

一、草根宋哲元

用今天的说法,宋哲元就是草根。他从最卑微的社会底层,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一定的机遇,奇迹般跃到民国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袖。展示PPT青年照片

悲惨的童年

宋哲元1885年生于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的一个破落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宋湘及是当地秀才,只是他多年乡试失败,没有考上举人,做官无望在家当了教书先生。乡村的教书先生是社会底层,薪水非常微薄,勉强让自己吃口饭,根本无力养家。长子宋哲元出生以后,家里生活日益困难。宋父为多赚几个钱,被迫离开老家去大城市做有钱人的家庭教师,遗憾的是,宋湘及混的并不好,经常数月找不到工作,偶尔寄一次钱回家。到了宋哲元3岁的时候,家中实在穷的揭不开锅,宋的母亲只得回到邻村的娘家依靠弟弟接济为生。宋哲元的舅舅也是一个乡村教师,生活非常艰难。宋哲元母子住在村中打谷场旁的一所四面漏风的破草屋中,靠赊欠农民棉花然后织布去卖,赚一点小钱。由于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宋哲元经常同母亲挖野菜充饥,还受尽村中有钱人的白眼。一次宋哲元和母亲在村外挖完野菜,天降大雪,两人又累又饿,连路都走不动了。正好村中一个富农赶集回来,赶着空着的大车路过。宋母见都是同村邻居,就乞求顺路捎带他们回村。没想到那个赶车的富农却冷冷的说:我的马比你们两人加起来还值钱。让你们上车,还不累死我的马。你们就走回去吧。说罢扬长而去!宋哲元只有6岁,光脚踩着积雪同母亲走回家。

励志自强的青少年

不幸中的万幸宋哲元却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小时候受到相对好的教育。由于父亲和舅舅都是私塾先生,宋哲元接受了远远超越普通农民的教育。宋哲元学习很努力,到宋哲元十三四岁的时候,早已读通四书五经、《三礼》、《左传》,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遗憾的是,此时家中更是困难,其中二弟宋春元还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中穷困逼着宋哲元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自立,成为本村十几个孩子的老师。这个所谓的老师按照今天标准就是民办教师,一年仅有一点零花钱。宋哲元做了整整五年的乡村教师!此时正处少年青年时期宋哲元的性格非常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待人接物上,宋哲元却非常宽厚,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别人的承诺一定履行,这样就更让人尊敬了。

二、投笔从戎---命运转折

1907年,宋哲元的父亲通过亲戚介绍成为陆建章的家庭教师,正好陆建章正在奉袁世凯的命令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兵,宋哲元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报名被武备学堂录取。这件事成为宋哲元一生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22岁。需要说明的是,宋家此时仍然非常穷困。家里穷的出不起路费,还是依靠亲戚们纷纷解囊相助,才得以勉强上路。展示PPT武备学堂

初遇贵人

1910年冬,宋哲元从武备学堂毕业,编入时任广东北海镇总兵陆建章的部队成为一个普通的军阀士兵,1911年认识了对他一生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一个人,营长冯玉祥。冯玉祥是陆部的一个军官,素有大志,时刻在物色人才,试图建立自己的团体。在同宋哲元的接触中,冯玉祥发现此人不一般,谈吐不俗,行事果断,颇有能力。冯玉祥认为:宋哲元‘可供大任’。于是,冯玉祥动用关系,将宋哲元调入他的营,担任班长职务,这年26岁。之后的长期接触中,冯玉祥对宋哲元越来越喜爱,逐步成为他的头号心腹。展示PPT两人照片

大显身手平步青云

西北军之所以号称中国军阀部队的前三强(西北军,桂军,湘军),强悍的战斗力就来自于严格的训练。冯玉祥特别注重部队的训练,这点宋哲元做的非常好。宋哲元和士兵一起训练,所有要求士兵们的训练项目,宋都首先自己先达标。这样一来,他的部队训练水平怎么可能不好呢?1918年,冯玉祥担任常德镇守使,时任营长的宋哲元部练兵为全军第一。1922年,冯玉祥又在北平南苑大练兵,旅长宋哲元部的训练水平又是全军数一数二的,受到冯玉祥再三嘉奖。严格的训练,让宋哲元的部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成为西北军最厉害的杀手锏,也为西北军立下重大战功。1917年讨伐复辟闹剧的张勋时,宋哲元率领自己的营一马当先,首先攻入北京右安门,击溃张勋的辫子兵。1921年攻打皖系军阀陈树藩时,宋哲元的营又是首先攻入陕西的东面门户潼关因功升任团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西北军同河南督军赵倜于郑州激战,又是宋哲元的团作为急先锋,同赵军激战七天七夜将其击溃。冯玉祥由此当上河南督军。如此之赫赫战功,宋哲元想不升职都难。1922年,宋哲元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19221120日,宋哲元授为陆军少将。这年37岁。展示PPT将军照

农民本色严于律己

年轻时代的宋哲元不爱说话,重情重义,所有人都认为他很忠厚。就个人作风来说,宋哲元不抽烟不打牌连茶水也很少喝,业余时间多写毛笔字自娱。相比非赌即嫖的绝大多数军阀军官来说,宋哲元自然是很少见的。宋哲元的衣食住行都很简单,平时只穿粗布军服,吃饭普通四菜一汤,偶尔吃个炖肘子当做大餐。日常起居睡行军床,住军营,和连长营长没什么区别。即便之后飞黄腾,宋哲元也是不在意吃穿,仅仅因为经常要见高级客人,才将军服换为一套普通的长袍马褂。宋哲元自己生活简单,也很讨厌家人奢侈。宋哲元的两个女儿在家里从不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头发也剪短,外形就行普通女兵。宋哲元成为29军领袖以后,南京的一些高官为了讨好他,让自己的妻子从上海租界买了一些极为高档的名牌高跟鞋、连衣裙、旗袍、化妆品等送给宋家的太太和女儿。宋哲元的女儿回忆,他们从小生活简朴,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见过,惊奇的不得了。宋哲元收到这些却非常不高兴,根本不让太太和女儿用,转手送给了负伤的军官家眷作为慰劳品。冯玉祥本人也是出了名的简朴不爱奢华,所谓物以类聚,自然对宋哲元更是满意。另外,当年军阀部队的士兵素质都很低,包括冯玉祥本人在内,几乎没有士兵识字。所谓西北军十三太保中,大部分人也不识字。宋哲元却做过教书先生,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更些的一手洒脱的毛笔字,这样更让他鹤立鸡群了。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宋哲元成为冯玉祥头号爱将。冯玉祥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展示PPT书法

三、步步高升渐成领袖

宋哲元在1907年到192215年内凭借自己的努力与拼搏从一个小小的学员上升为少将实现了人生大转折,并且成为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随后十余年即1922---1932年也都是走上坡。只是,宋哲元自己虽然一帆风顺,西北军这个团体却逐步衰落了。展示PPT领袖照

北伐立功平定陕西

1924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脱离了直系军阀系统,将部队改编为国民军,委宋哲元为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1925年秋季又委宋为热河都统。宋哲元第一次成为一省大员。192555日授为陆军中将。冯玉祥的投机举动,为自己四面树敌。直系和奉系于19261月他们组成“讨赤联军”联合出兵夹击西北军。西北军战败从15万锐减到3万人。冯玉祥到苏联求援去,部队依靠宋哲元苦苦支撑,将这3万人的本钱保住了。在苏联巨额军费和装备援助下西北军起死回生,部队逐步恢复到25万人规模。冯玉祥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宋哲元被任命为北路军总司令,统帅近10万大军,兼任陕西省主席,开始参加北伐。从1927年到1928年,宋哲元不但大胜于河南,更武力统一陕西全境,从而完成了北伐历程。北伐期间,宋哲元又立大功。19283月军阀樊钟秀乘西北军与奉军在河南大战之时,突然率师北进攻击西北军后方薄弱之处。在这种关键时候,宋哲元紧急率领所部连夜急行军丢弃所有重辎重,不顾一切高速行军奔袭洛阳最终击溃樊钟秀挽回了危局。宋哲元挽救了西北军,也为北伐立下大功。除了北伐立功以外,宋哲元还扫平了陕西省割据的土军阀,为国家实际控制陕西省立下大功。宋哲元统一陕西省是很成功的,只是他手段过于凶残,甚至做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可怕事情,就是屠杀俘虏。

凤翔杀俘毁誉参半

陕西省自民国以来,实际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由于复杂历史原因,陕西地方有很多土军阀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盘踞一方进行割据,根本不理会陕西省政府的命令。诸如大名鼎鼎的杨虎城,也是陕西的一个土军阀,长期依靠几千人割据一方。这些军阀的存在,对于国家对陕西的控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阻碍。想要彻底控制陕西省,自然要消灭这些地方割据力量。1928年,宋哲元任国民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时,在其部队攻下风翔后,下令将俘获党玉琨所部陕军五千人全部杀尽。此事很快地传遍了陕西全境。盘踞在各地的残余土著军阀个个心惊肉跳不可终日,在几天之后自动跪着恳求宋哲元说:“只要开恩不杀,甘愿缴械,献出城池。”宋哲元的这一手,果真奏了奇效,从此关中底定,土著军阀全部被肃清。此次屠杀的发生是毫无争议的,但史学界对于究竟屠杀了多少人有所质疑。有些学者认为不可能屠杀数量应该没有数千人这么多,几百人却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次屠杀可见宋哲元本人在敦厚的下面也有凶悍的一面。其实,自从成为高级军官以来,身边人就认为宋哲元很厉害,甚至有人认为他残忍好杀。这一点,从他的军法处处长范庆煦回忆中就很难的看出来:宋哲元的军法处长很不好当以前有一军法处长,任职3月,吓得面部肿大,不治而死。宋哲元批了枪决的人犯,如不应枪决的,我不执行。他曾对我大发脾气,说师、旅长都服从我的命令,你怎么不服从。我答:军法处长要服从军法。以后有些他要任意枪决的人,不管军法处,直接命私人卫队直接执行。幸亏他不敢任意处置政治犯,没有杀害过爱国人士,这是他的一点明智。

西北军领袖

北伐成功以后,西北军作为国内仅次于奉系的第二大军阀力量,兵力猛增到40万,地盘扩到中国关内近四分之一的面积,比蒋介石的地盘还大,却让西北军成为蒋介石的头号敌人。蒋介石巧妙的使用军事和政治手段瓦解分裂西北军,最终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获得决定性胜利。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西北军顿时大乱,群龙无首。冯玉祥由此基本退出中国军界,随后10多年不再掌握实权。宋哲元就成为唯一可以代理冯玉祥的领袖人物,冯也密电让他代理指挥西北军。由此,宋哲元成为了西北军的新领袖,就任代理总司令一职,第一次统帅整个西北军。中原大战中西北军不仅伤亡惨重,40万大军最终只剩下2万多人,而且此时的五虎上将和十三太保基本都脱离了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等人叛冯投蒋,宋哲元却坚定的留下,还撕掉了蒋介石给他的第24路军总指挥的委任状。宋哲元接替冯玉祥,成为西北军的最后一任领袖,时间是1930年。成为领袖是不假,可以这个领袖的含金量就太低了。交给宋哲元的,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一无地盘二无粮饷三有强敌威胁,随时可能散伙。此时宋哲元用自己的威望和真诚团结了冯治安、张自忠等人稳定了内部,然后利用蒋介石、阎锡山、和张学良之间的矛盾委曲求全在山西东南几个贫困县驻扎下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不战而逃,丢掉了东北三省。张学良为此焦头烂额考虑再三,决定借助29军对付日本人。19328月张学良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也就是将这个省交给了宋哲元。察哈尔省是今天河北省内蒙古省的一部分,在当年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穷省,全省有超过四分之三地区是荒漠和戈壁,人口还不到200万。到了察哈尔省以后,军饷问题彻底解决,在短时间内,29军从2万人扩充到3万多人规模。

四、华北藩王盛极而衰

29军的时代到了,宋哲元也第一次彻底站到前台领袖的位置上。甚至可以和蒋介石平起平坐了。在宋哲元的地盘里,蒋介石的话是无效的,所有军民只听宋主席的。展示PPT宋蒋照

长城抗战民族英雄

1933年,日军在占领东北三省以后,继续出兵攻占东北最后一个省份热河省。热河省的东北军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全线溃败,省会承德居然被128个日本骑兵轻松占领。日军乘胜追击,不但占领热河省全境,还威逼河北省北部的长城一线,河北省危在旦夕。张学良根本无法控制局面,蒋介石将其解职,紧急调动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各派系国军30万之众,在长城一线同日军血拼,其中的急先锋就是宋哲元的29军。29军除一部留守察哈尔以外,主力全部赶赴长城喜峰口一线,参加了规模宏大的长城会战。客观来说,29军对待抗日还是非常热情的。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宋哲元就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士兵,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宋哲元说过一句名言: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句话深为西北军全军所认同!29军官兵都有非常强烈的抗日热情,甚至吃饭之前都要念抗日口号。抗日热情高涨,毕竟人体挡不住飞机大炮,29军和日军对抗自然还是占下风的。29军在喜峰口前线共3个旅9个团,和日军刚刚打了二天就伤亡了2000多人,相当于伤亡了2个团.地处后方张家口的宋哲元认为照着这样打下去,余下7个团最多也只能撑个56天。经过再三分析,宋哲元决定,必须以攻为守--发挥西北军的近战夜战优势,准备连夜发动大规模夜袭战。宋哲元下令兵分三路,赵登禹旅长不顾腿部的伤势,拄着拐杖亲自带领王长海和董升堂二个团主力500大刀队为一路.他们在当地爱国牧羊人的带领下,延着艰险难爬的山间小路,连夜行军数十里,绕到日军后方狼洞子及白台子的炮兵阵地.士兵在零下十度的低温下埋伏到凌晨2点日军大多熟睡以后突然出击,当场砍死日军炮兵和警卫部队200多人,砍死日军大佐一人,残余日军炮兵作鸟兽散.另一路,佟泽光旅长则率二个团500多人大刀队攻击喜峰口高地上的敌人辎重部队.日军一个警惕性较高哨兵发现了大刀队,随即鸣枪示警.大刀队随即由偷袭转为强攻.500勇士冲入三家子村和前仗子村等日军控制村庄,日军被基本歼灭,随后四处放火焚烧日军200多辆大车的辎重.日军前面部队见后方起火,大惊之下调动主力回头救援.大刀队一部分已经撤退,还有一部约200多人同日军优势兵力在村子外遭遇.日军兵力雄厚,架起大量机枪疯狂扫射。大刀队员人数绝对劣势,但他们毫不示弱,挥舞大刀和数量绝对优势的日军血拼!在杀伤200多名日本士兵以后,这股大刀队官兵几乎全部牺牲殉国.王治邦旅长在前二路得手以后,率领部队从喜峰口正面出击.日军主力已经回头救援后方,余部在慌乱中不能抵挡,只得丢弃喜峰口大部分阵地全线后撤.此次夜袭战,日军在大刀队下伤亡1000多人,一个重炮阵地全部被摧毁,大部分辎重被焚烧.日军遭受严重打击,暂时无法继续作战,于312日中午一路退到长城外20里修整.双方对峙倒16日,日军感觉正面攻击喜峰口难以奏效,随即进攻喜峰口西面的罗文峪,双方激战二日,一个阵地往往反复争夺10多次.29军伤亡极为惨重.其中有个营,营长光荣殉国,全营只剩下70.战局不利,宋哲元亲自从后方张家口赶赴前线罗文峪前线,组织500大刀队连夜反攻.500壮士临行前一个个从宋哲元面前走过,突然有一个叫做侯万山的班长对宋哲元说:军长,我不是怕死,只是我的老婆马上就要生了,如果我这次殉国了,孤儿寡母求军长体恤!宋哲元听了以后,感动的侯万山说:你放心去吧.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这战,侯万山壮烈殉国.宋哲元把侯万山夫人生下的双胞胎认做亲子,给二人取名为宋纪峰和宋纪峪,以纪念其父在喜峰口罗文峪的牺牲.宋哲元的女儿回忆,宋对于这两个孩子如同亲生孩子,和他们的待遇完全一样。到了二人18岁成年的时候,宋家出于对侯万山的尊敬,又让其恢复了侯姓!

长城抗战中,29军由于装备低劣,被迫采用粗劣但容易制造的大刀片代替刺刀。兵器占劣势,但宋哲元指挥29军巧妙作战,不像中央军一样死守阵地,而是不断使用大刀队夜袭反攻,连续重创日军,战绩优于中央军、晋绥军。为了对抗大刀砍脖子,日军甚至发明了铁围脖,日本《朝日新闻》评论道:"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此战大大提升了29军的名气,该军也成为全国闻名的抗日大刀军。宋哲元自然也成为了著名的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这就是著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是宋哲元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候。

名声虽好,长城抗战我们却并没有打赢还伤亡惨重。29军伤亡是日军一倍,大大伤了元气。531日中日签定《塘沽协定》,长城抗战结束,第二十九军撤出长城阵地。宋哲元在下达撤退令的同时,特地为文昭告全军,中云:我以三十万之大军,不能抗拒五万之敌人,真是奇耻大辱。现状到此地步,我们对于时局尚有何言?所可告者,仍本一往之精神,拼命到底而已!展示PPT长城抗战照与歌曲

夹缝中的藩王

《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对热河的占领,为日本进一步侵略华北提供了所谓的法律依据。此后,日军多次与29军发生摩擦。19356月,由汪精卫主持的国民政府竟然又按日方要求,撤去了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之职,签署了《何梅协定》,进一步向日方退让,包括中央军撤出河北、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实际上意味着国民政府中央放弃了华北的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隐患。宋哲元气愤地说谁再相信国民政府抗日谁就是傻瓜。华北局势充满危机,日本人试图掌控这一要地。蒋介石又不得不借助地方实力派控制华北,遂任命威望较高的宋哲元为二级陆军上将,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不久又调为冀察绥靖主任兼河北省主席。宋哲元实际控制了冀察平津地区,成为华北藩王。在当时的河北省和察哈尔省,蒋介石的命令可能会没有人听,宋哲元的命令绝对没有人敢不执行。193511月,国民政府设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宋哲元为委员长,因日本干预,委员会中也有几名亲日分子,但宋哲元将军政大权全握于29军将领手中,不给日本人有可乘之机。对此日本人不断在政治上制造分裂。他们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搞所谓“防共自治运动”,试图通过华北政权特殊化,脱离国民政府,达到其控制和占有华北的目的。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加快了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将华北变为亲日的“特殊地带”。日本还强势威胁国民政府,不得干预华北事务,称华北的事由华北当局自行解决,包括华北当局与日方签定协议,也与中央无关。日本人千方百计做宋哲元的工作,鼓动他加入“自治运动”,脱离中央但宋哲元就像个太极高手,以“不说硬话,不做软事”的原则与日本人打交道。他表面上不刺激日本人与之谈合作通往来;而一涉及主权领土问题,他便打哈哈,回避,久拖不办,尤其是根本不参与所谓“防共自治运动”。这让日本人越来越失去耐心,决心以武力迫使宋哲元就范。1936年,日本军部确定的“昭和十二年(1937)作战计划要领”中,明确提出在华北作战时的规划,拟沿平汉铁路、津浦铁路向南推进,占领黄河以北各要地;同时向山西及绥东方面拓展。而次年事变爆发后的战事进展,基本上正是这一年度作战要领的具体实施。1937年上半年,日本军部还不断在平津一带举行军事演习,以致于在193756月间,东京朝野竟流行着这样的传言:“华北不一定什么时候,或什么样的事件要爆发了。”“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华北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了。因此,“七七事变”最终爆发,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日方长期以来处心积虑试图占领华北而挑起的。七七事变爆发前蒋介石虽然深知日本侵华野心,但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他认为当务之急仍是先清除各地方实力派。直至1937年上半年,此心依然不改。在华北的宋哲元,不可能不对中央存有戒心。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宋哲元加紧扩军,便向中央申请增发扩军经费。但中央不愿看到他的势力坐大,新增军队费用不管。宋哲元很恼怒,便将中央在华北收入项下的关税、盐税、统税及铁路邮电等收入予以截留。这引起南京方面极大的不满。由此可见,宋哲元既服从中央指挥,也与中央存在矛盾。而日本方面则利用二者的矛盾,挑拨离间。宋哲元受到来自日方和国民政府两个方面的压力,他也力图在二者间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宋对中央充满戒心又给日方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宋哲元对日虽然坚持不丧失主权,却又对日方的侵华野心缺乏足够的认识,后来七七事变爆发,他一再不听中央劝告,寄希望于和谈,便是这一情况的必然走向。

战和不定终酿大祸

19375月,日本军部“向冀察政权强迫要求德州和石家庄之间铺设铁路权,宋哲元对此无法处理,只好假装不知道回山东省乐陵老家,不与日本人接触。而“七七事变”,正是在他回老家约50天后爆发,日本人妄图借助武力来控制华北了。“七七事变”爆发,宋哲元显然还没意识到它的严重性,仍视同此前多次中日军队间发生摩擦和冲突的地方性小事件,因而没有即刻从山东返回平津。蒋介石却已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急电宋哲元赴保定坐镇抓紧时间备战,准备应对日军的大规模挑衅。而宋哲元未听劝告,于711日直接从山东回到了天津。蒋介石派中央军星夜北上驰援,并明确这些军队悉由宋哲元指挥,而宋仍担心中央是不是真打算抗日,是否以此为借口将中央军派入平津地区,侵削他的平津地盘?没有允许中央军进入华北,甚至对于中央的一些正确意见,也当成了耳旁风。如15日,何应钦致电宋哲元,强调要注意日军有消灭南苑驻军的意图,宋也未予重视。后来全面开战后,日军果然全力进攻南苑中国兵营,给29军以重创。

虽然宋哲元一再公开表示,自己决不做损害国家领土主权的事情,但他过于寄希望于和谈解决冲突。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高调强调抗日,但宋哲元很难相信中央有底气真与日军大战。因此,他也是只要有一线和谈希望,就不放弃和谈机会。宋哲元指派张自忠多次与日军和谈,日军趁此大举增兵,当宋哲元看清日军面目时为时已晚,第29军仓促应战,仅几天功夫北平、天津沦陷,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职。29军官兵并不怕死,他们在宛平城以绝对劣势能够和日军苦战近月,还敢出动反攻日军重兵固守的天津。仅仅因为宋哲元等高级将领的私心,让29军成为丢失北平和天津民族罪人。宋哲元认识到自己对平津作战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致电蒋介石请求处分。展示PPT七七事变照

五、盖棺难定论

1937年7月30日平津陷落83日宋哲元通电辞职,委冯治安代理第二十九军军长,6日蒋介石派宋哲元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19383月宋哲元辞去集团军总司令职,4第一集团军番号被撤消,宋哲元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从此失去了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力。9月宋哲元突患肝病,后又患脑血栓,病情日渐恶化,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享年56岁。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遗体安葬于绵阳富乐山,其墓碑由冯玉祥将军亲书“宋上将明轩之墓”。

宋哲元特别关心华北平津的罪责归咎问题,时常对人念叨:“华北的事究竟是谁的责任?是不是完全由我们来负这个责任?”后来,他找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蒋介石给他写的一封亲笔信,意思是冀察的事由宋哲元全权处理,而由中央负担一切责任。他如获至宝地把这封信收藏在身边,为的是在危急时用它充当“护身符”。在他病危时,还曾嘱咐家人要将此信编入他的传记,以便洗刷推卸他对丧失华北的责任。朱德与彭德怀有联名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国民党方面的陈立夫所写挽联亦云:“扶危济倾,临大节而不可夺;忍辱负重,闻斯言更见其人。”两副挽联均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这是个有过争议的人。展示PPT宋墓

结束语

宋哲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他内心爱国意识和军阀意识同样强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宋哲元有根深蒂固的军阀割据思想,在平津的所作所为,一半是为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王国,搞军事割据。蒋介石对他花过大力气拉拢,但宋哲元最终还是不肯投怀送抱。当时的形势,蒋介石已经实现统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西北军多少将领与时俱进,投靠蒋介石,宋哲元对冯玉祥的一片忠心令人慨叹。宋哲元在华北艰难维持,在日寇猖獗、东北沦陷、南京默然、二十九军兵力不足的严峻形式下坚持民族大义,在喜峰口大捷,因卢沟桥奋起抵抗日军而彪炳史册。又因制造“凤翔大屠杀案”和与日本“弱性”外交,丢失平京而遭唾骂。

上一篇:任晓慧老师在德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培训会上作报告 下一篇:一代女皇武则天——张华美老师的校本课程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