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校园速递
山东省高中体育教研基地、德州市体育美育学科基地系列活动 ----五育融合促进发展 体育课程赋能提质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8 8:45:00】  文章录入:  浏览: 1849 次

山东省高中体育教研基地、德州市体育美育学科基地系列活动 

                         ----五育融合促进发展,体育课程赋能提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要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期我校体育教研组在健康思维、课程思维、课题思维、发展思维的主导下,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活动。

一、以教研为主要抓手,探究融合育人策略

充分发挥国家、地方课程的优势,注重开发校本课程,探究校本课程成的五育融合途径。新学期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中,李文主任带领体育组教师集中学习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及《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五育融合育人中的独特地位,认识到“五育”互有特点,又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体育养德、体育益智、体育塑美、体育促劳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学校体育课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应进一步认识并挖掘体育课程的“五育”要素,通过“以一带多”强化体育课的育人功能,明确“五育融合”的体育课堂是开放、包容、多样的。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来增强体育课堂活力,依照特定的逻辑,从目标、内容、实施等不同角度,把各种先进的教育要素或未分化的教育要素纳入教育教学并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强化体育课的育人功能。


二、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提成融合育人效果

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发掘现有课程的五育融合方法,同时结合学校文化内涵,丰富和细化以“融合教学”、“融合学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在本学期课堂上,我们在进行技术动作教学中,穿插了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生物学科中的有关肌肉以及能量转换之类的知识,克服了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提高了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技能学习的科学性。在课堂上,我们设计了很多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练习内容,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坚持就是胜利,你一定可以做到的理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有足够的精神和毅力来坚持和完成,让学生更好的得到发展。


三、以劳动实践为主要载体,拓展融合育人途径

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功能指向人的心灵,体育的功能指向人的身体,劳动教育是运用身体的功能和心灵的智慧去改造世界,实现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春末夏初,在五一假期中,德州二中足球队开展了“逐梦少年 与城市有约”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帮助保洁阿姨打扫卫生、整理排列自行车等实践活动,亲身参与了文明城市创建,热爱大美德州。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感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明确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还励志成为一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优良道德品质的体育人。


 

  

四、以体育活动为补充,拓宽融合育人路径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结合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特色,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促进劳育发展等方面重点问题,强化学生整体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切实拓宽融合育人的途径。我校于92930日举办德州二中第22届体育节暨2022年德州市“运动之城 活力德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中学生运动会。此次体育节,学生们屡创佳绩,喜报不断,多人打破校记录,展现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我校还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竞技展风采”,并设立“校园吉尼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五、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1021日,2022年德州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市级抽测市属高中测试在我校进行。我校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以及良好的状态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受到了市教体育以及抽测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同时我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过测试,促进了我校体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体育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发展。


上一篇:我校举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下一篇:祝贺我校一项学术成果获德州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