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林黛玉诗歌与性格探究——刘玉梅老师的校本课程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KC  发布时间:【2021-5-13 16:45:23】  文章录入:GLX  浏览: 3824 次

黛玉的诗歌与性格探究

授课过程:

      首先通读全书相关回目,以“黛玉的诗歌与性格研究”为主题,写作小论文,表达自己的鉴赏体验。需要学生阅读的回目:

    元妃省亲  18    

    黛玉葬花  27    

    大观园咏白海棠 37 +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38

    风雨夜做的词《秋窗风雨夕》    45       

    黛玉作五美吟  64

    黛玉作《桃花行》  70 

    中秋夜赏月联诗   76  

    黛玉敏感83回、86回(以琴传情)、   87回(感秋声悲往事)

流程设计

1、自行阅读鉴赏

2、集体师生交流

3、完善小论文

 

元妃省亲  18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里,人物聚会常写诗。曹操征伐敌人也要横槊赋诗。皇妃带来大观园第一个诗歌节。游园后,自己先题一匾额一对联,主旨在颂圣。

      元春令姐妹各题一匾一诗,但宝玉得以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浣葛山庄为题各作一首。

  1. 宝钗匾额是“凝晖钟瑞”,意思是皇恩光辉凝聚。晖瑞都是光辉之意。宝钗的诗歌颂

皇帝恩典,歌颂元春像凤凰归来,显示了皇室的孝化。她的诗写得雍容典雅,很得体,说元春是黄莺出谷,飞到皇宫变成风凰回家来了,皇妃文辞这么好,我怎么还敢再写诗?

  1. 林黛玉题的匾额“世外仙源”。她的诗歌当然也颂圣,但比宝钗的诗更像信手拈来、

潇洒脱俗: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她当然也得颂圣。诗中说园子像仙境,像当年石崇的金谷园,花儿映照着皇宫(玉堂)来的人。我们能参加宴会是邀了恩宠了。

黛玉的诗更多提到仙境,让人感受到她的才气、仙气、性格中超凡脱俗的一面

3、这次皇妃面试,宝钗黛玉两个都做了宝玉的枪手,宝钗帮助宝玉你写得诗一定要让皇妃高兴,黛玉帮助宝玉,你写不出,我替你写,我一定替你写首好诗让你露一手。

     林黛玉写的《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林黛玉替贾宝玉写的这首诗,比她自己的《世外仙源》要好得多。

   这首诗写得很有意境美,画面感,你就是放到唐诗里,和那著名田园诗都有一比。特别是中间的四句,用绝妙的对仗写出山庄的美景。菱荇鹅儿水,写水面有白杆紫红色叶子荇菜,鹅儿在水面荇菜间嬉戏,桑榆燕子梁,写燕子在桑树榆树间飞来飞去,忙忙碌碌筑巢。春韭是绿的,稻花是香的,一片丰收景色。

   穿黄袍的姐姐一看,弟弟的诗写得么好!最好的是《杏帘在望》,“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可以算名句了,元妃立即把她已命名“浣葛山庄”的地方改名“稻香村”。林黛玉的才能多么不同寻常!

    诗如其人,同样可见超凡脱俗的精神志趣追求。

 

《葬花吟》  27

1、《葬花昑》表面上写的是在风霜摧残下,花憔悴了,花枯萎了,实际上写的是黛玉这个才华卓绝的孤苦少女,对社会对环境对自己命运的感受。

    2、“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飞了,花谢了,美丽的生命消失了,谁怜惜。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柳丝在那里得意,榆荚在那得意,柳丝从鹅黄初染,到在风里飘拂,越长越大,榆树都结荚了,它们都在旺盛生长。但是李花落了,桃花落了。

     这是对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的叹息。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风刀霜剑严相逼,逼的是鲜花吗,逼的是像鲜花一样美丽又像鲜花一样脆弱的黛玉。黛玉最后说:“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是黛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表现。她和屈原一样,宁可投江,我也不和你们同流合污。

黛玉渴望自由,但绝不低头。她渴望婚姻自由,但绝不低头向掌握命运的人比如说向王夫人谄媚。黛玉也从没有阿谀过最亲的外祖母。她从落花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自己像花一样的纯洁,但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像污泥一样的肮脏,花掉下来就掉到污泥里面,葬花那就是葬自己。写葬花这就是写黛玉的性格特点   

 清高、孤傲、坚贞、纯洁

     3、《葬花吟》既是既是黛玉的人格象征,同时还是黛玉的命运诗谶。预示了黛玉之死。有红学家结合曹雪芹同时代宗室诗人明义写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考证:曹雪芹安排木石姻缘的方案---黛玉泪尽而亡,宝黛无缘婚姻。

    《葬花吟》有诗句有暗示意义:“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表面意思是,三月时双栖的爱巢已建成,但梁间那只雄燕子飞走了,明年鲜花重开时,雌燕子已死,香巢倾了,梁空了,雄燕子飞回来,也没了爱巢,没了伴侣。

这里暗藏的意思是,三月,宝黛婚姻经贾母认可,已定了,也就是说香巢筑成了。秋天

发生变故,宝玉外出逃亡,像雄燕子一样飞走了。这个变故可能就是因为宝玉和蒋玉菡来往,招来丑祸,得罪了王爷不得不离家避祸。他音讯全无,黛玉日夜悲哭,宝玉回来的时候,人去梁空巢也倾,花落人亡两不知,花魂鸟魂总难留。黛玉的《葬花吟》预示着黛玉未来的命运。

    黛玉之死绝对不像现在后四十回写的那么富有戏剧性,宝玉失玉疯傻,风姐搞调包记,宝钗鸠占鹊巢,黛玉焚稿断痴情,在对宝玉的恨中死去。黛玉是绛珠仙子到人世还泪,黛玉之死是黛玉的眼泪永远为宝玉而流,万苦不怨。黛玉是因为牵挂外出逃亡的宝玉,不顾自已的病体,日夜哭泣,流尽最后一滴眼泪。

 海棠诗+菊花诗      37+38

   1、《红楼梦》里的诗歌,总是得一字一句推敲,因为它和人物的命运联系紧密,曹在《红楼梦》之外的诗歌只传下了两句,但他替红楼人物写得诗歌,写一人肖一人,真乃天才!

   大观园诗会咏白海棠,又限题,又限韵,应该很难做。林黛玉好像全然不在乎,别人在那苦思冥想,黛玉或抚弄梧桐,或和丫鬟说笑,或看秋色,好像她根本没构思。其实黛玉一想就得。宝钗也早就写岀来了,但她谦虚地说,我虽然有了却不好。这就是宝钗的低调为人。宝玉急得背着手走来走去。大家都写好了,在讨论哪一句好的时候,黛玉提笔一挥而就。

这么简单的描写,黛玉的恃才傲物,宝钗的谨慎小心,宝玉的毛毛躁躁,活灵活现。

  2、黛玉是大观园最灵秀最聪慧的,她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别出心裁。在她的眼里面,白海棠清纯洁白,它不是从普通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它不是种在普通的瓦盆里,而是把冰碾碎了做土,用玉来做盆,碾冰为土玉为盆。白海棠的洁白又是从人们熟悉的梨花那偷来了花儿蕊,从人们尊敬的梅花那借来一缕芳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白海棠像月中仙女,穿着自己缝制的素衣,像闺中愁苦的少女悄悄擦眼泪,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这样的诗句既表现了黛玉的巧思,也可以看成黛玉个性写照。

    脂砚斋批这些诗不脱落自己,咏的是白海棠,表现的是黛玉的个性孤傲高洁

  3、李纨自封诗会社长,管评论。宝钗和黛玉都写得好,但是李纨这次主张宝钗第一李纨对宝钗的诗歌评价:“含蕴浑厚”,评得很到位。 宝钗是大观园最稳重,最深沉也最有雄心大志的,她为人低调不张扬,她的诗歌雍容、沉稳、含蓄。 黛玉没有表示不服气。

  4、菊花诗题,从方方面面写人和菊花的关系。黛玉选了三首写,

最后李纨评价,《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都是黛玉写的。李纨的诗写得一般但是她是个很有见解的诗评家,她对黛玉诗歌的评价是“风流别致”。黛玉的三首诗都有警句,而警句都和黛玉为人、黛玉形象挂得上钩。比如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素怨和秋心,都是洁白高洁的意思,都是写菊花,又是借菊花的高洁表达自己的胸怀。再如,孤标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那么多花都开了,为什么你开得这么晚?因为你孤标傲世,这就把菊花的孤高品格写出来,也暗喻黛玉孤高自许的品格。 黛玉就是大观园里的李清照。

《秋窗风雨夕》      45

1、曹构思和宝黛爱情,和一般爱情小说完全不一样,他不是三角恋,也不是家长操纵婚姻导致悲剧,他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整个贾府的覆灭,宝玉外逃,黛玉泪尽而逝,宝玉才和宝钗成亲。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的鉴赏得和这个大的构思对照起来。

2、林黛玉的病越来越重了。她短命而亡的预示出现了。

   黛玉面对秋月连绵,看《乐府杂稿》,写秋雨,写伤别离的诗。

  写出模仿《春江花月夜》品格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3、《秋窗风雨夕》比《葬花吟》更加悲苦,更加感伤。离人泣、移泪烛、泪洒窗纱湿,黛玉还在流眼泪?因为长期心理压抑,因为对未来没有希望,产生焦虑,林黛玉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仅仅15岁,已经感到人生深秋、苦秋来临。

    《秋窗风雨夕》是伤别离,林黛玉预感到要和深爱的宝玉分离,要和她喜欢的潇湘馆分离,要和自己美丽的生命分离

《葬花吟》写人生风雨没有休止,风刀霜剑,花谢花飞,这次黛玉缠绵病榻更觉得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尽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多愁善感   抑郁

《五美吟》      64

1、宝玉去看黛玉,黛玉在干什么?准备了菱藕瓜果祭奠,写出宝玉给她命名的《五美吟》。林黛玉觉得中国古代有那么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遇有的可喜,有的可羡,有的可悲,有的可叹,她挑出来几个吟诵,寄托她的感慨。这五个人是不同时代、不同身份。

2、第一个是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倾国倾城的西施在吴国灭亡时,有的传说她被沉江。她在吴宫时,一直怀念自己溪边浣纱的情景,但她永远回不去了。而丑陋的东施,头发白了,还继续在那洗纱。

3、第二个虞姬是楚霸王爱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当西楚霸王要失败时,他的乌骓马迎风夜啸,虞姬和项羽对歌,楚霸王的名将黥布、彭越投降刘邦,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又遭酷刑而死。他们怎能比得上在楚帐自刎的虞姬?

4、第三首是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王昭君到匈奴和亲,她离开汉室,汉元帝才发现她非常美貌。其实红颜薄命,古今一样,汉元帝即便不重女色,为什么要把决定取舍的权力交给一个画工呢?

西施、虞姬、明妃,三位比较有名,基本上是宫廷女子,后面两首写绿珠、红拂

5、绿珠是晋代大富翁石崇的歌妓,美丽善吹笛,权势人物孙秀要绿珠。石崇不给,孙秀就叫皇帝把石崇逮捕了。石崇在宴席上对绿珠说,我是为了你获罪的。绿珠说,我要死于你眼前,就投到楼下去了。林黛玉写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石崇并没有非常看重绿珠,曾把绿珠像瓦砾一样抛弃,绿珠没有受到他特别保护,却以死报答他。人的艳福都是前生注定,绿珠和石崇同死同归也算互相安慰吧。

6、最后一首和前四首不太一样,如果说前四首都是悲剧,最后一首较有新意。红拂是小说人物,唐代杜光庭写的《虬髯客传》中红拂女是隋代大臣杨素的丫鬟。李靖以布衣去见杨素,纵论天下大事。红拂知道他大有可为,就私奔了,共辅李世民,后来人们就把红拂、李靖、虬髯客称“风尘三侠”。

       林黛玉写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具眼识穸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看到杨素和李靖纵论天下,慧眼识英雄,知道李靖必定大有作为。红拂还告诉李靖,杨素已苟延残喘,你可以自创一番事业。腐朽的杨公幕府怎能束缚女中豪杰?

      林黛玉一开始写《葬花吟》,后来写《题帕诗》,再后来写《秋窗秋雨词》,都是感叹个人悲苦命运。而这五首已显示出林黛玉不同的审美观点。她关心古代奇女子的命运。所以林黛玉并不是整天泪汪汪只会哭的小姑娘,她是深闺奇女。

       宝玉看了,赞不绝口,给它定名《五美吟》。宝钗也表扬写得好,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有才有志,识见非凡  

《桃花行》     70     

1、《桃花行》是一曲哀音,而且是比《葬花吟》更萧瑟凄凉的哀音。

2 吟《葬花吟》的林黛玉,还仅仅感受到风刀霜剑严相逼,用落花来比喻自己命运。现在她泪快干了,把自已和落红成阵的桃花,完全融为一体。

      《桃花行》是歌行,唐代很流行。桃花盛开,而观赏桃花的帘中人,比桃花瘦,这是借用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什么瘦呢?因为愁,越是花开满庭,越是满园春色,越是非常悲伤。

3、诗人看到的是千万株桃花盛开,花红像火像红色烟雾,显得帘内人更加寂寞。

    《桃花行》用花比人,用花的命运推演人的命运,人像花样薄命。结句“一声杜字春归尽”,凄苦的意味不无显露出来。杜鹃在叫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什么意思?林黛玉要归去了,正像诗中写的泪眼观花泪易干,林玉的眼泪快干了,将要泪尽而逝。

       伤感忧郁

《桃花行》悲怆无比,悲剧气氛远远超过《葬花吟》。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引起林黛玉更加悲情的《唐多令》。这一回大家还放风筝,最后大家的风筝全都飞走了,预示全都离散。

      《红楼梦》就是不断用人世间的普通事物暗示人物将来的命运。他们将来一个一个,都会离散了,消亡了。

中秋夜赏月联诗     76     

1、月色朦胧,露湿台阶、秋水从石缝中泄出,群星闪耀,史、林两人联诗,最后联出了《红楼梦》的名句。

2、“寒塘渡鹤影”这个鹤影也隐喻将来史湘云未来的日子像孤独的白鹤一样。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脚:了不得,这鹤真是助她的了!林黛玉琢磨:这一句太好了,怎么对?只有一个魂”可以对,寒塘渡鹤多么自然、新鲜,我要搁笔了!湘云很得意: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到明天再联也可。黛玉只是看着天不理她,半天笑了:你不必捞嘴,我也有了,你听听:冷月葬花魂。

这诗句太棒了,冷月葬花魂,就是林黛玉最后的遭遇。林黛玉是花魂,最后被冷月葬了。湘云拍手,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说,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说:不如此如何压倒你。”

    才气逼人、伤感忧郁

以琴传情、感秋声悲往事      83回、86回、87      

由于这些回目是续书内容,在构思安排及文学性地表达上,与前80回有落差,所以精读鉴赏的价值不大,同学们阅读感知

即可,在此不深究。

 



 

《黛玉的诗歌与性格探究》教学反思


《红楼梦》博大精深,如何讲得深入浅出也需要精巧的设计,在众多的课题中我选择“黛玉的诗歌与性格研究”,现在反思如下: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根据学情出发,才能把握好文章的重点。


这一节课的重点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重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林黛玉的诗歌来把握林黛玉的性格。本书中林黛玉的诗歌众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第18回《元妃省亲》,27回《葬花吟》,64回《五美吟》,作为讲解的重点,让大家在熟悉的诗歌中了解林黛玉的性格。


二、教师需要在关键处对文本进行必要的链接和拓展。


《红楼梦》是一本经典名著,要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通过林黛玉的诗歌来把握她的性格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是不太熟悉的。所以要在课前让学生重新阅读这几张,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还要在必要的环节进行必要的链接和拓展。


三、在平时中教会学生思考。


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除了让学生感悟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之外,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应用。目前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某一首诗进行概括,但是还是做不到系统分析。所以平时的学习中还得让学生多读书让学生学会思考,只有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才能应对高考时的阅读理解。






上一篇:老人与海 part 3——崔娜老师的校本课程 下一篇:老人与海Chapter 4——尹红芝老师的校本课程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