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论语》说“礼”——张羽老师的校本课程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kc  发布时间:【2017-12-12 14:57:32】  文章录入:GLX  浏览: 4207 次


                     《论语》说“礼”(详案)

一、            教学思路

高一年级本学期整本书阅读主要围绕《论语》开展。作为传统文化,《论语》的研读是不可或缺的,从汉到清,历代学者对礼的研究诠释,主要侧重于对传统经学进行注疏、证考、释义、分类汇编等。20世纪以来礼文化研究热潮再度袭来,使礼学的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其研究涉及到礼制,礼俗,礼学思想,礼乐文化,人文精神等。为了能更全面、更详细、更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习《论语》,这次的校本课程就选择了“礼”这一方向,希望学生能通过本节课对孔子及儒家礼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圈画《论语》中有关“礼”的句子,结合相关注释了解其大意。

2.通过对《论语》句子的品读,掌握孔子所阐述的“礼”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

三、教学准备

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通过浏览《论语》,将其中涉及的讲解“礼”的句子筛选出来,并整理在积累本上,边写边理解、感悟,体会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独特情怀及其中隐含的家国意识。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时代,都会有变革在发生,可是每个时代都无法抛弃前代文化的积淀。“礼”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论语》,其内容涉及教育,伦理,仁,礼等各个方面。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用的,由此可见,孔子的“礼”的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所以研究论语中礼的思想就变得极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论语》中的“礼”之美。

《论语》中礼的含义

一 名物之礼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由此可见,礼是初民祭祀鬼神的仪式。名物之礼则是祭祀的一个外在形式,即指举行祭祀或典礼等正式,不正式场合等人们的服饰搭配、所用的礼器、以及交往所赠送的礼物、礼品等。如:“礼服,礼玉,礼金,祭酒,干肉”。作为名物之礼,孔子有一整套的服饰礼仪与礼物礼仪,其中对颜色,材质,搭配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服饰礼仪,简单来说就是人的仪表仪容。主要是人们祭祀或者交往中的着装及饰物的佩戴的规则、规范。《论语》中服饰有祭服,丧服,朝服和常服四种。祭服按照祭祀对象,以及身份地位的尊卑有所不同。如:君子祭祀穿的礼服有帷裳和黼冕。对于饰物的佩戴,特别是服丧期间佩饰的使用有做出严格规定,如《论语·乡党》篇提到“去丧,无所不佩”即服丧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戴。对于朝服,古礼也有严格规定,《论语·乡党》就明确指出其穿戴的时间和场合“吉月,必朝服而朝”。朝服是臣子面见天子必穿之衣服,是对天子的敬重。常服即家居之服,就其颜色搭配、款式、材质也做出了说明。“缁衣,羔裘;素衣,廘裘;黄衣,狐裘。”因此可见,服饰的穿戴在古礼中有严格的规范的。

  礼物礼仪,即用于祭祀的物品和人际交往中用于表示礼貌谦让而馈赠的物品,又被称作礼物。古礼用于祭祀的物品按照祭祀的对象,身份,有一定的规格,物品必须完备,摆放必须合礼。周代丧葬礼制规定,鼎以及其他的铜器如簋[1]都只能是贵族使用的礼器,一般平民,只能是日用陶器来陪葬。

二 言行之礼

言行之礼就是对人在言语,行为方面的一个体制的约束。即社会交往过程中因人的身份等级差别而应遵循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古代社会有很强的身份意识,在交往中不同身份的人必须在言辞,身份,容色等方面显示出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举止言行,否则就是失礼。《论语·乡党》“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2]即:孔子到外国出使,举行典礼,拿着圭,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以表示恭敬谨慎。上举似在对别人做揖,向下拿似在交给别人。面色如在作战一样庄重。脚步细密紧凑,不歪斜。满脸和气的奉献礼物,以四人身份邀约他人见面,面部表情温和。可见孔子即使在出使外国也慎言、慎行、循规蹈矩。所以,孔子特别主张揖让周旋之礼,违之则不合礼。

孔子认为“礼”的特征即“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个人的视、听、言、动都必须遵循“礼”的规范,不得失时失度,不得违犯,不得逾越。“巧言令色鲜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食不语,寝不言”都是合言语和行为的。《论语·憲问》“原壤夷俟。子曰:‘幼不孫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则是不合礼。可见礼是个人立身之本,不知礼,不学礼,则很难在社会立足。

三 礼乐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哉乎?”。可见礼乐不只限玉帛钟鼓之意。这里的礼乐其实是指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基本形态,即礼乐文化,它是统治者为巩固阶级内部秩序和更好的统治人民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是君子个人修养的最好途径。

礼乐分为礼文化和乐文化。礼文化,即人们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乐文化,除了管弦歌唱以外,还是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作为礼乐文化的“礼”,主要是从外在的行为上硬性的规范人,强制人去遵守。如“天子驾六”。“八佾制”,“列鼎制度”,都是外在行为的硬性规范。“乐”,主要是隐形的,达到潜移默化去感染人的效果。孔子听见韶的音乐,就使之“三月不知肉味”。这种境界就是乐的软性感化,使人格和性灵得到结合。“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对自己节制约束犯过失的事情就会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用礼来引导人们的行为,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内心,达到“音乐安详欢乐,其政和谐;音乐怨恨恼怒,其政紊乱。”外从礼,内从乐,礼乐结合,可使人民内则无怨,外则不争。使社会呈现一种和谐的景象。

 

四 典章制度

作为典章制度的礼,是指在周人灭殷后,孔子根据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再结合一部分殷礼的基础上,相互融合改造而形成的一套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系统机制,即周礼。它不仅规定了统治阶级如何组织其统治机关,还详细规定了与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国家纲纪、宗法伦理、守丧祭祀等。《论语》中作为典章制度的礼,比较典型的是吿朔之礼和丧葬之礼。

   吿朔之礼。《论语·八佾》中就有记载“子贡欲去吿朔之饩羊。子曰:‘赐也!而爱其羊,我爱其礼。’”[3]这里的吿朔饩羊就是吿朔之礼的一种。告,从前人读梏,gù,去声。“朔”,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吿朔之礼,周天子在历年秋冬之交,于庙堂颁给诸侯第二年的历书。历书主要内容包括:闰月之年,每月初一为何时,因此叫“颁吿朔”。接受了这一历书的诸侯,将其藏之于庙。逢初一,便须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祭庙叫做“吿朔”。

丧葬之礼。丧葬之礼主要体现在孝悌。《论语·为政》记载了孔子对樊遲解释“孝”的含义时指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生之时,侍奉父母要有愉悦的面容,有事情,年轻人效劳。父母死后,要悲伤痛哭,守孝三年,始终如一。

 

                           《论语》中礼的实践

 

孔子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一个变革的时代。因此,他要求以礼作为言行的规范标准,国家的最高治国纲领和方略,以此来约束人民,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名物之礼

   《礼记正义·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盖言称也。”实际是讲礼因人而异,不同身份的人遵守不同的礼。不丰,指各种礼器和礼节应该少的就不能增加。不杀,指应该多设置的不能减少。就是说礼有高低、大小、齐备的差别,礼中配置的器物和礼节要适宜。否则就是僭用,即不合礼。

   名物合礼,最典型的是衣饰合礼,即衣服的颜色、材质样式、佩饰等是否合礼。《论语·乡党》规定:君子的镶边不用天青色和浅灰色做,平常家居服不用浅红色或紫色来做。夏天,穿着裹着轻衫的粗的或者细的葛布单衣。居家皮袄整体较长,但是右边的袖子必须略短。丧服满以后,对于佩饰佩带不做任何规定。吊丧不能穿戴子羔和黑色礼帽。大年初一,去朝贺一定是穿着上朝的礼服[4]。这些才是合礼的穿着。衣饰还按照身份等级不同而划分。古礼规定:“子祩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荀子·富国》)。都是严格按照等级制度而规定,不得逾越,否则是违礼。

     名物合礼,还涉及礼器和仪节适宜,齐备的问题。如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日月星辰,朝臣祭祀的则是山川大地。而作为礼事中代表威仪的礼器和仪节,实质是按尊卑等级来区别的。因此,礼器与仪节必须相适宜,否则所设置的身份等级就遭到破坏,是违礼。如,天子九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作为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礼器,由此可见对鼎的使用的规定比较严格,不能随意超越。《礼记·礼器》子曰:“诸候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5]意思是说:“诸候的重任是保土,占卜吉凶须用龟;大夫身份卑微,不得使用宝龟占卜;诸候以天子受封的玉为吉祥物,卿大夫不得执玉,所以不能藏圭;诸候可以修筑台阶以建筑房屋,卿大夫没有此种资格。”这里所谓的“称”即适宜,合礼。必须按照身份的尊卑来使用利器,如若大夫藏以龟宝,则失礼。

 

二 言行之礼

   言行合礼,《论语·颜渊》做出了明确的定义。“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听,不做,不言,与之相反则是违礼。礼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作为言行之礼,肢体、言语、动作均要符合礼的要求,即“行中规,旋中矩。”

   子张问行。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与则见其依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神。忠诚老实是言语合礼,欺诈无信为无礼;忠厚严肃为合礼言行,刻薄轻浮为无礼。可见,没有礼则不能通达,不能立足社会是因为无礼。“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而”(《论语·乡党》)。无论是在“国内”,“国外”言行都不可轻浮,应该庄重,谨慎,符合身份。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孟子》),合礼的言语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会让人心生暖意,不合礼的言语使人在酷热的夏天都会心生寒意,也即要懂得知言慎言。

  《礼记·曲礼》中提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是,圣人以礼教人,使人知礼懂礼,知道自己有别于动物。所以,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相处不按礼仪,混淆人伦,就如说话的禽兽。“入公门,鞠躬入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一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踟蹰如也。”由此可见,孔子在庙堂上的行为十分庄重,合乎礼仪和等级关系,是合礼的。孔子看来,“席正以坐”“坐车直立”等都是合乎礼仪的行为,而“原嚷夷矣”“八佾舞于庭”等都是违礼。

 

三 为国以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为政的方法,靠杀人是根本不能够成功的,领导者要想把国家搞好,领导人民还是要靠自己的德行,作风,即以礼治国。“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孔子看来,不知礼和违礼是“国家无宁”出现的主要原因。那么治国以礼,何为知礼?何为违礼?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动之以刑,未善也”。“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何为好礼?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施政于民,刑法整顿于民,政法诱导于民,人民只会形成暂时免于罪过的侥幸心理,却依然不会懂廉耻。对他们施以道德诱导,礼教整顿,人民不但懂得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论语·为政》)[6]。即以严格的政令来领导人民,残酷的刑罚来管理国家,结果是民众不敢犯法,因为一旦犯法就会受到严刑酷法。这样只会使民众想法逃避刑罚处罚,却没有羞耻之心。假如以道德来领导他们,以礼教来教化他们,那么每个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涵养和道德意识,使之学会从内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做错事,不用等到法律制裁,他们自己就会觉得惭愧,就会悔恨,就会改正。因此,道之以政为知礼,动之以刑为违礼。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而“民若风行偃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要求国君以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去影响和感化民众,一言一行皆要讲究威仪,做天下的示范,推行内修其德的全面要求,修养自我,使自己文明而有德,成为道德的榜样,整个国家就会井然有序。“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都不宽宏大量,不严肃,不庄重,叫百姓何以效仿?[7]。君子都不能以身作则,典型示范,那么威严何来,以什么来要求百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即老百姓只是恭谦顺从,不以礼为指导,就只是徒劳枉然;只是谨慎小心,不以礼为指导,就只剩胆小懦弱;只是勇猛,不以礼为指导,就只是莽撞;只是正直,不以礼为指导,就会尖酸刻薄(《论语·泰伯》)[8]。而“礼者,人之所履也。”使民敬、忠以劝,则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善举而教不能,则劝。要使人民听命与政,恭敬服从,则要求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就会相互勉励,尊重服从;你孝顺慈爱,他们也就会对你全心全意;你知人善用,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勉励。君子不宽、不敬、不哀即违礼,则民劳、葸、乱、绞;君子庄、敬、孝慈即合礼,则民莫敢不敬,上行下效,足以为天下诫。

     为国以礼,关键还在正名,名不正,则礼不合,礼不合,则国之乱。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孔子回齐景公之问,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也就是正名,即君行君礼,臣行臣礼,父行父礼,子行子礼。为人以礼,如果君臣子不奉行君臣之礼,父子之间不奉行父子之礼,就是“君臣不为君臣”,父子不为父子,也即违礼。

孔子的正名主要包括事物称谓的正名,社会等级中的名位两方面。周礼凭借血缘关系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民,其行为受到礼的规定和约束,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依据是各自的角色、等级、身份、以及所处的地位。而“以名正实”,则规定了每个“名”背后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们所做的事情超出了他的地位的限制,位于下的人“僭越”,即违礼。作为鲁国的卿“季氏八佾舞于庭”则是严重的名实不符。孔子认为,“不在其政,不谋其位”,即各有与自已名份相符的名称和角色要求,做与名份相符的事,才能达到国治。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行,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百姓手足无措。在孔子看来,为政之要即“正名实”。

西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公制乐,引礼入法,礼法并用等都对国家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稳定的作用。礼是中国最特殊的传统标志,它从各方面对人的言行举止做出了指引,这对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一次如此系统地讲述《论语》中“礼”的思想,能力所限,对其中有些条目的解读不免失之浅显,孔子思想博大精深,里面肯定还有没涉及和挖掘到的方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只选取了内容和实践两个方面,因为时代久远,其中有些比较晦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相关内容还应删繁去杂,选取精华让学生仔细品读。校本课程的开设应与教学相结合,从这一方面来看,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在讲解结束后进行文化常识的解读和检测,以加深理解。


 

 

 

 

 

 

 

 


上一篇:我校李国秋老师荣获全国人教版高中地理 微格教学评比活动大赛一等奖 下一篇:九章算术粟米——鹿洪岭老师的校本课程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