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思考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较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无疑将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下面就我市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普遍性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部分青年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二是一部分年长教师,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求稳、求实,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而忽视其他两个目标。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那末,如何才能进行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呢?
首先要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能力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能力本身要与知识的学习、训练联结在一起。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新课程要淡化双基,淡化知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双基”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产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加强“双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不适当地拔高要求,并按考试要求窄化要求,将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如“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问题,高一学生初步接触经济常识,也没有哲学知识,但我们曾经就是要求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理解它,无法理解的就要求他们死记硬背,诸如此类,既加重学生负担,也无实际价值。新课程当然要改变这种不合时宜的知识教学,但不是淡化知识,而是追求更实、更活、更新的知识,追求那些对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避免用简单重复的手段给学生传授知识,力求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知识。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识的习得,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在基础教育这个打基础的时期,“双基”目标是首先要关注的。该讲的还是要讲,该训练的还是要训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精神。实施中如何更好地整合,我们认为要把握好两条:一条是用好教材。人教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新教材特别强调主干知识的逻辑性、理论性、强调能力主导、强调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条是重视过程。课堂教学由仅仅关注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变为还关注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对关键知识,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情感,过程中有态度,过程中有知识。
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也发现,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更有的根本不敢谈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我们先来看一个课例:
一位高一年级的老师教学《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材涵盖了大量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有供求关系与价格的相互制约、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教师开始提出价格多变的问题,接着让学生自己看书10分钟,下一个环节就是将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分别探究教材上的5个问题花去10分钟,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老师用2分钟作了总结,一堂课一个框题的教学就完成了。
本人在现场观察发现,小组探究活动开始的几分钟,学生还能热闹地讨论一下,其余更多的时间学生开始聊天,不知该作些什么,而教师又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是文不对题。这样的小组活动、探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过高估计了高一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必要的讲授分析被抛弃了。
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1954年首次提出“学习方式”这一概念,他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从不同角度给“学习方式”分类,这里仅举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第一种按学习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第二种按学习者控制程度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第三种按学习的内容(新旧知识、经验)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第四种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分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关于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任长松作这样的阐述:接受式学习包括被动接受式和主动接受式(接受式探究),探究式学习包括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其中接受式探究是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共同包含的。被动接受式指信息由教师直接提供,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记;接受式探究指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资源中获得;发现式探究指信息由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中获得。
理解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及其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以下一些理念:(1)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2)学习方式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不能“一刀切”;(3)要善于依据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4)要实事求是,探究活动设计要采取符合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的形式;(5)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讲的,不能理解为只有用了探究式才体现新课程理念。那种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达到最低目标“有必要用讲授法向这些学生传递必须的基础知识,即使用接受的方法也要把知识掌握下来。”
三、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本人所听的课堂,几乎都能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进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或六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类似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如几乎没有什么思考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时间和效率失调;教师调控、指导不及时;不善于捕捉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是第一种现象问题的解决,就既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又需要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好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通过学生的感悟与思考,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也不是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认知的进程,思维的障碍,合作的效果等等。在反馈意见这一环节,教师尤其要认真聆听,及时鼓动学生补充或是自己做出补充,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如何解决教学深度、广度和教学进度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删除了原来繁、难、偏、旧的东西,而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东西。在使用课改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反映:新教材知识容量大,按照课时规定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我们在听课中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新课程已经将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货币与金银的关系、货币的其他职能等内容删除了,但是有不少老师尤其是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仍然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做详细的分析;另外,对某些在教材中以辅文形式出现、课程标准仅作一般性了解要求的知识,有的老师则又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对学生提高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是影响教学进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太深奥了,有的学生因此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反感。不难看出,这些老师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老师必须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加强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尊重教材,备课之前,首先列出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细目表,做到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五、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目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有:(1)让问题进课堂;(2)让合作学习进课堂;(3)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4)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老师们在说课中都谈到这些策略,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活”起来。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仍然不知不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课堂,尽管老师竭尽全力想要把课上得活跃一点,如观看媒体演示、设计问题导读、组织讨论、进行表演等,但课堂上的气氛仍然沉闷,多媒体成为一种摆设,表演成为课堂上的“做秀”。以致有些课堂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
反之也有一些课堂,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哄哄,该讲的没有讲清楚,该听的没有听清楚,课堂秩序失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比如有的课堂由“生活情景导入”,给学生看了大段的录象,而录象的内容似乎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接着就进入了“合作探究”,学生按课前准备好的内容分小组选举代表发言,无论发言的内容如何,肯定能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再接着教师给予“评价”,无非就是某某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之类;最后老师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总结”这一课,赢得学生的一片掌声。课堂因过分强化开放性、自主性而忽视了目标性和科学性。这种哗众取宠似的“新潮”、华而不实的“热闹”,根本不是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所需要的!在这种课堂中,学生不仅不能学到知识,也提高不了能力,更谈不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了。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个性和人文性,又要注重面向全体和科学性。要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是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求“实”,不是搞“死”,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极思考为代价;求“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动形式的花样翻新。而是追求学生脑力劳动的适度紧张,思维活跃,体验加深,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效率。崔允郭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应该说,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表达了一种新的评价观。那就是: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不能回避考试(当然,考试本身要改革),否则,很难取得社会、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教学与评价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标与教材、教辅资料的关系,教案与课堂教学、教后反思的关系等。随着课改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更多,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的命运,夸张点讲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