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视野  教育视野
好课的样子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12-15 9:08:34】  文章录入:刘丽丽  浏览: 4844 次

好课的样子

山东省教学能手---孙明霞

身在教学一线,每天跟课堂相伴,自然也少不了听课、交流。各种课堂的观摩、评比、展示活动以及磨课、研课、辩课、同课异构等各种教研活动层出不穷。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凡课必用多媒体。现在,又增加了“微视频”、“微课”等元素。在交流中,老师们谈论得最多的莫过于“信息时代,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怎样的课改才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甚至有人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资源愈加丰富,学习渠道愈加多元化,老师的作用逐渐削弱,有少数几个优秀教师就足以替代全国众多普 通老师了。

我并不否认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挑战,也非常渴望有更多特优教师的课能被全国更多学生分享,尤其期望那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可以不出家门听到或看到全国最好的课。但是,教学不只是从教到学的单向传递,好课也不只是各种现代媒体的应用,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维度的生命体验过程,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多媒体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和凭借。那么,好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好课应该是生活的课堂。远离生活的课堂往往只剩下应考的知识点,是没有生命的。既然知识源自生活,教学就应该贴近生活。只有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而是生活本身。老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整合成课程内容,运用恰当的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获得的就是鲜活的知识。例如,如果教师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与家庭用电常识结合起来,把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学生熟悉的当地动植物结合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会兴趣盎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事件都可以纳入课程体系,家庭、自然环境也是重要课程资源,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落实国家课程,未必单独编出自己的教材,而要对各种生活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此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

好课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对话即交流。人与人之间除了语言的沟通,还有情感的共鸣。这种课堂就必须是师生生命在场的课堂。教师情感的投入(对知识、对工作、对学生、对他人的态度)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互动,使他们产生交流与碰撞。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网络学习所不能实现的。这种对话,包含着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比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学生分析、表达,老师评判、指导等等,都是师生对话。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讨论、争辩等等,是生生对话。师生共同对文本解读、对作者解读,是人文对话。这种对话,一定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同情、呵护、接纳、包容等。教师由此创造出适合对话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不搞“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引领学生构建知识,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过程。

好课应该是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知识搬家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智慧不断生发的过程。虽然面对的还是那些学生,但是因为生命是鲜活的、灵动的、生长的,所以每堂课必然是新的,随时都会有新问题发生。如此一来,预设的程序就会被打破。鉴于此,老师应该将各种突发事件变成教学的一部分。例如,教师说错了话、写错了字,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错误,准备好的演示实验失败了,甚至突然发生其他不可预知的变故。每当这时,教师不是简单处理或置之不理,而是将事件变成教学本身,以此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好课应该是文化的课堂。无论哪个学科,知识一定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借助知识传递给学生文化、文明。文化既内隐在知识本身之中,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文本本身都蕴含着文化,例如文学作品给学生的不只是字、词、句的使用,还有文学作品的分析承载了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又如数学教学,不只是要教给学生数学计算的“术”,更要教给学生数学之“道”,那就是数学的思维能力;再如生物学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更要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进化等生物学观点。可以说,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过程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建设的课堂氛围。在一个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新入班的、过去落后的学生很快就会被感染,从而变得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但是,一个消极沉闷的课堂氛围很难让活泼开朗的优秀学生有出色的表现。这就体现出课堂文化的重要性。

我无法画出一堂好课的完整样子,只是从几个侧面谈谈自己的认识。我想: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对好课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但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师生以生命相互润泽、共同成长的课堂。

上一篇:难忘的英国之行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