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
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20-11-13 8:25:20】  文章录入:GLX  浏览: 3551 次

物理组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通讯员 战明)2020年11月5日,物理教科室在博远楼实验室举行同课异构活动,牛卫涛、金鹏两位老师带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课。两位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验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活动剪影


牛卫涛老师执教


金鹏老师执教

二、教学反思

  牛卫涛:

教材在第一节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寻求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后面又通过理论推导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丰富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知识,初步形成了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因此本节课,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初步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把本节的重点放在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上。

课前我安排了两个任务:仔细阅读课本第3页和16页内容,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第3页实验是怎样验证动量守恒的?2、参考第3页实验,请利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生课下积极思考,以宿舍为小组,设计出8个实验方案,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春满园,没想到学生有那么大的创造力。课上小组代表讲解,思路清晰明了,素质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方案的亮点和指出方案不足的地方,师生共同交流,得到提升。

我始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实施应围绕学生展开,本节课学生活动多,有课前的宿舍研讨,有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小组分工合作,感觉课堂互动性强。学生在听中学,学中听。

不足之处:

1、参考案例1中,实验数据处理环节,操之过急,没有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验算,教师一句带过,过于草率。

2、实验过程中实验器材(光电门)出现安装不稳的情况,课前准备不到位。部分环节之间的过度有点生硬,不够自然,需要多磨合。

总之,怀着一颗谦虚学习的心去参加同课异构活动,就会在经历“漫长而煎熬”的炼狱中获得新生,听听课教师谈几点自己的建议和一点希望,就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形式,走一走过场。下一步希望自己的教学保持开放,观课议课成为教师交流的平台。

金鹏:

本节实验课是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对这个实验的验证过程,通过学生们的预习,对实验思路,以及实验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数据的处理学生们掌握的不是很好,这也是我本节课讲解的重点,在实验操作之前,我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将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从浅入深的展现出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些同学动手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的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现象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件学案


牛卫涛老师课件

牛卫涛名师观摩课ppt


金鹏老师课件

金鹏实验课ppt

动量守恒学案

四、同行评课

牛卫涛老师的名师观摩课:

1.牛老师这节课充分展示了名师风范,他开放性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展示方案,动手操作实验。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2.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高,能精彩点评众多实验方案。并能完美引领学生回到课本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使整节课非常流畅,而且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3.数据处理环节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测量、运算,让学生体会实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4.演示实验虽然出了点小问题,但牛老师能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金鹏老师的实验课评课:

金鹏老师所讲内容为“实验验证动量守恒”,金老师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同学们通过一个思路---–“动量守恒”公式,利用自主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展示学生成果,达到验证结论,升华目标的作用。金老师讲课基本功扎实,善于引导学生从“是什么”来探究“为什么”,让同学们在自主实验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达到并深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科室点评:

金鹏老师讲的《验证动量守恒实验》是一节实验课,本节课的思维量很大,有很多开放性设想,金鹏老师从常见的模型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测量?有没有可操作性?多角度层层递进,最终确定出实验室可行的操作方案。进行实验之前,通过指导性问题进行引导,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能顺利完成本实验。最后再通过气垫导轨进行验证,快捷、方便、误差小,可信度高。整堂课思路清晰、流畅,问题导向明确。不足之处是有点紧张,课堂不太放松。

(摄影 战明;审核 卢岳生)

上一篇:语文组同课异构活动简报 下一篇:张凯名师论坛简报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