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
盛丽娜名师论坛简报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19-1-3 14:39:14】  文章录入:GLX  浏览: 3261 次

 1228盛丽娜老师在博文楼物理教科室为大家举办了一场题为教学对话的名师论坛。盛老师三个案例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提出讲解不等同学生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寻找课程概念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炼概念,借助有效提问策略帮助学生深刻思考。论坛内容源于教学又高于教学,是盛老师独立思考火花的凝结,听来新颖独特质朴亲切。

下面是论坛活动照片、PPT、及参与活动老师感受,供大家学习欣赏。

一.论坛照片


二.论坛图片欣赏

















课件:

/xxnw/user_gl/edit/attached/file/20190102/20190102094444414441.ppt

三.论坛讲稿

教学对话

  在高三专业课上课期间,针对课堂情况和学生的画面反馈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主要从三个案例分别展开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从不断地沟通中能够解疑答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案例一:

• “譬如说今天。 当我们在看 Wveth的作品<远雷>(Distant Thunder)时, 你问的所有问题都是 “你在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 你在黑板上记下我们说的每样东西然后让我们在画上指出正在讨论的内容。 接者你又说:“你说她正在休息, 是指什么? 当Jim说她正躺在草地上时, 你说:“你注意到她的身体有什么特点让你认为她在休息? 这就好像你希望我们去了解为什么我们认为她在休息。

• ”是的。” 我肯定地点点头。

• “那你怎么想?” 她表示不服。

• “怎么了?”我提出疑问。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她回答。

•     因为 Shelly 在课上没有发言, 于是我问她:“那你在这幅油画上发现了什么?”

•    她回复道:“噢, 我发现她有一杯刚喝过的某样东西, 她的脑袋旁边有一盒蓝莓。 我猜她正在享受夏日的无穷乐趣。

• “什么让你认为那是夏天?”

• “那时蓝莓熟了, 而且她在脸上盖了一顶帽子。” 她又补充说,“狗的眼睛看起来也很懒散。

• “狗的眼睛怎么看起来很懒散?” 我问。

• “你知道狗从沉睡中被惊醒时看起来像什么吗眼睛是半睁着的。 我的狗一直都那样。

• “什么让你觉得这条狗的眼 睛半睁着跟夏天有关系?” 我继续追问。

• “夏天很热, 狗正躺在草地上, 茫然地向上张望着。 夏天的太阳总是让人觉得又累又懒,狗也一样。"

• “好吧!” 我说,“那又是什么让你觉得狗正从沉睡中醒来呢?”

• “狗的头正好抬在那儿一一向上, 不像它的身体那样趴在地上。 它仿佛听到了什么。”Shelly说着。 忽然她的眼睛一亮。“你知道, 我刚

• 刚想到了--这幅画的名字叫《远雷》。那雷声惊醒了狗!”

• “嗯。” 我立即回应。

• “你知道,"Shelly 的眼睛闪闪发光,我喜欢这种方式, 我能感觉到的脑子在思考。” 她的笑容格外灿烂, 兴高采烈地走出了教室。

• “是的!”我心里想着,“Shelly,你已经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    第二天,Shelly来到课堂, 坐在教室前面, 然后信心干足地说:“我准备好了!”这便是Shelly获得学生权 的开端。 

 师生之间针对美术作品欣赏之间的交流过程,使我受益匪浅。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素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提炼概念。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不舍得让学生课下花费时间去做工作了解素材和讲课所需要的资料,而是由教师全权负责,费劲心力的为学生提供一切认为可以讲清和参考的资料。而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入到角色中,无法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

总结:课前研究:让学生自己提炼概念,开动脑筋学生能了解素材是多么重要, 以及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希望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能力推动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过程中。

    案例二:

日本的一个针对幼儿美育而做的节目,每一期节目分为“近观设计”、“一起素描”、“解构”、“设计漫谈”、“设计师”这五个板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拆解,以最直接而生动的影像,让小孩和大人对物品产生更进一步的认知,直接且直觉地与自己的生活找到连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节目时间很短,基本没有旁白,而是以画面的形式展现。从设计的构思入手到和科技的关联,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精彩,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丰盈他们对美的感受和拥有热爱生活之美的能力。

我们的学生正式欠缺的这一块,缺乏观察和思考,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没有感知和感受,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往往没有从源头来启发学生,而是简单的告知,什么地方该画大,什么地方应该收。没有根本上解决,作画时一再出现反复的错误。

总结:有效提问策略引导代替概念理解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深人、 更深地进行思考, 有针对性地找寻课程概念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 

1.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倾听学生回答,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

2.即学生知道什么、 他们对某个事物的了解程度或深度、 他们是怎样针对某一事物展开  思考的。 我们对学生如何理解事物的过程了解得越深刻,便越有能力促使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从而促进他们更深入、 更有目的地理解课内容的概念。

 3. 在理解学生是如何思考这一问题上, 总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更多的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

     案例三:

     针对学生阶段考试总结的反思

从学生写的考试总结的内容来看,他们反复纠结和困惑的一些问题依然是平时经常强调的问题,在考试时还是不能排除,反复出错。说明了学生还是不理解,同时也反复的告诉我一味地讲解,重复强调并不等同于能让学生理解。

总结:讲解不等同与理解

• 1.把重心从学生必须学什么转移到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自己来建构、论证和展示他们的理解。

• 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 自己则扮演着演讲者、 主导者的角色,向学生灌输课程标准要求学生 “ 记住” 的大量信息, 即使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绝大多数问题只是为了确认学生 “懂了吗”, 只是为了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回答往往是沉默或教科书中的 “正确” 答案,学生都惧怕回答问题, 害怕脱离教科书, 不敢承担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责任。 

• 3.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或助手的角色, 要求学生加工或反思自己的回答。 多鼓励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回复他们认为老师希望听到的答案。 

结束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更应该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四.论坛简评:

苗玲老师

      听了盛丽娜老师的名师论坛《教学对话》,感想颇多,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第一个案例——老师对美国画家怀斯的油画作品《远雷》的提问环节,激励和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倾听学生回答,注重课堂的提问艺术。有效的提问——引导代替概念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入更深刻地进行思考。

     之前听过这样一则古希腊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通过盛老师的这堂论坛,使我们正真认识到并正面直击课堂提问艺术的重要性。使课堂发生根本变化,学生兴趣浓了,参与意识强了,课堂自然就生动有效。

王敏老师:

      听了盛丽娜老师的名师论坛教学对话,印象深刻,深受启发,值得反思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盛老师针对现高三这一级学生在课堂表现学习作业的反馈情况作了详细深入的调查,整理,反思和研究,并以三个案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原来其实了,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以贯入式方式传达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和领会了,基于这一点,我们应作为重点去反思,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提炼概念,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听课更有效率和针对性,真正能有效解决问题。日本幼教每月节目,其中酱油瓶设计一,深圳一理念对我启发很大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造型把握有难度,不会考虑形体,比着葫芦画葫芦还画不像,我们应引导和激励学生是续思考,学生到底知道什么对需解决的问题,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和深度。然后才能有效的去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在理解学生如何思考这一问题上,会涌现出让我们不断研究的新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深思。在第三个案例学生考试总结中,这是我们经常让学生去做的,但是是否起到了真正的反馈的作用,大多学生对一讲内容不理解,所以讲解不等于理解,我们的重点不应该放到讲解上,而是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去思考的问题上。就是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和助手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更应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总之,盛老师的教学对话所提出的观点我十分认同,值得我一直反思研究下去。

五.参与活动领导和教师名单

     刘新元 张宝国 郑波 丁培利 马新华 滕志杰 韩敏 王敏 李晓明 于薇 李响  苗玲 樊美芳 刘雅倩 张延武 陈伟 

上一篇:王红名师论坛简报 下一篇:修玉华名师论坛简报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