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
青年教师学校简讯(五)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20/11/11 8:21:32】  文章录入:GLX  浏览: 6603 次

青年教师学校第五课由赵登泉老师讲授,主要内容:如何研读《高中新课程标准》与高效课堂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新课标和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


(一)新课程标准的显著变化:

(1)对化学学科的本体特征进行了提炼;

(2)从化学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和评价等5个方面,概括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

(3)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体系;

(4)构建了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的“三层次”课程结构;

(5)构建了基于主题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增减;

(6)明确了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必做实验;

(7)构建了学业质量水平体系;

(8)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9)注重教、学、考一致性,提供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原则和策略;

(10)提供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二)素养--科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完成一件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品格。具备素养的人,在社会中可以产生“正能量”,也有可能带来“负能量”。这也就是说,素养是有价值取向的。

“科学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基础教育时这些素养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必备品格”主要属于非智力因素,“正确价值观念”属于价值取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

主题1 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的教学问题及核心策略。

突出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2)不重视课标和教材中的典型实验及探究活动;

(3)将实验探究等同于简单动手做实验或一味追求解答探究题而忽视科学探究的真实性和意义性。

核心策略:

1)实验及探究教学进行整体规划;

2)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

3)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

4)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过程。

主题2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的 教学关键问题及核心策略。

突出问题:

(1)以听和记教师讲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代替学生亲自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

(2)以反复背记化学方程式代替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理解和证据推理;

(3)以题海训练代替真实的问题解决;

(4)以单一的具体代表物的性质学习代替基于元素观的物质性质和转化的认识;

(5)以去情境化和碎片化的教学代替真实学习背景和整体性学习。

教学策略:

(1)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

(2)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

(3)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

(4)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

主题3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规律的教学问题及核心策略。

突出问题:

(1)过分依赖概念定义解析和习题强化训练。

(2)不关注学生的原有认识转变和发展。

(3)为了教概念而教概念,不关注概念的认识功能。

教学策略:

(1)教学中应注重利用实验事实、数据等证据素材,帮助学生转变偏差认识。

(2)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等活动。

(3)发挥重要知识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角度形成基本观念。

主题4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教学问题及核心策略。

突出问题:

(1)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认识是平面化的,孤立的;

(2)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还像对无机物的认识,感觉对分子式的全部掌握才“踏实”;

(3)由于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内在关系不清楚,所以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教学策略:

(1)通过模型拼插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价键类型以及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

(2) 以典型简单有机化合物为例,引导学生建立官能团及有机物分类的初步认识。

(3) 提倡采用观察实验现象、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归纳总结等策略对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进行教学。

主题5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 教学问题及核心策略。

突出问题:

(1)穿靴戴帽,只做表面文章;

(2)化学与社会发展仅仅作为习题的素材;

(3)素材堆砌变成科普介绍;

(4)没有发挥该主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教学策略:

(1)精选教学素材和应用案例,促进学生赞赏化学、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加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等化学视角与真实情境素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讨论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有争议的社会议题,促进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四)教师怎么做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认真分析,精心设计

  1.本节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 了解教学目标 。

  2.分析核心内容是什么?编排的知识内容的顺序?知识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学生的基础怎样?了解学情。

  3. 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最有效?

  4. 如何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讨论?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探究?既应设计哪些问题、通过哪些活动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5.  设计哪些练习来检验和反馈学习效果?

  6. 课堂上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怎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哪些情感?

“课前安排—课内探究—课后提升”模式

(1)课前安排: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课前安排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涉及的内容难度要适中,让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内容适量,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要实施“四环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等。

   四环节: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作用。

(3)课后提升: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要求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实验性、指导阅读性等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优化课堂环节

1.讲要有“实时性” :

   一是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

   二是当学生面对学习难点徘徊不前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化解疑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教师的讲要具有“关键性”,就是把握好住教学的关键进行合理指导,要有“一语道破天机”之功,如对方法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等。

精讲: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

学生仍是接受性教育,不可能对每个知识点、每个实验都去探究,教师的讲解是不可少的。

力争做到

讲,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点,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       

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

2.训练量要控制:

(1)数量代替不了质量 ;

(2)过度的机械重复训练产生“高原现象”(能力形成变成了技能训练)

习题的质量要控制:

(1)发给学生的习题应该是经过教师做过或经过加工的习题,以节约学生的时间,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益。

(2)在选编习题时要特别注意高考题、高考试测题、教材中的习题以及交流的优秀试题的研究和使用,应该努力对成题进行一定的改造,应该设计相应的变式练习。

(3)不使用太难题、偏题、怪题。

(4)适当原创或选编部分探究性题目和开放性试题,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要求。

3、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1)是否过分依赖课件,使用的频繁过高,造成了学生视觉的疲劳;

(2)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然带来课堂容量的增大,是否因为容量增大造成学生难以接受;

(3)课件的制作、内容的选材过于花哨,流于形式,是否出现了导致学生“看热闹”现象的发生;

(4)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否对落实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否无缝主动地渗透到教学的环节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6)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通讯员 战明;摄影 李琴;审核 范明浩)

上一篇:青年教师学校简报(四) 下一篇:青年教师学校简报(六)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