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3月23日)来临之际,我校地理教科室联合德州市气象局,邀请曾驻守长城站的科考队员张雪峰走进校园,以“不负韶华,逐梦南极”为主题,为400余名师生讲述极地科考故事,传递科学家精神。
从选拔到远征
张雪峰是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2020年9月,他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在激烈的选拔中脱颖而出,通过了业务、政审、体检、心理测试等多重考核,最终于2021年8月成功入选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远征中国南极长城站。在长达近400天的科考工作中,他克服了极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成功采集了一年完整的气象资料,为极地气象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极地风光与科考故事
在讲座中,张雪峰借助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地呈现了前往南极途中的壮丽景象以及南极大陆独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他从冰川、海洋、气象、动物等多个维度,向师生们阐释了南极的科学奥秘,并分享了自己在极地科考中的亲身经历。他指出,南极的气候极端恶劣,但正是这种环境赋予了科考工作无尽的挑战与深远的意义。他的讲述不仅让师生们掌握了南极的科学知识,也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极地科考工作的艰辛与伟大。
弘扬科考精神,激发科学热情
张雪峰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中国极地科考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一代代科考队员的矢志奉献和攻坚克难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在讲座中,张雪峰特别强调,极地科考是一项长期且需要奉献的事业,年轻一代的参与将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生机。他向对南极科考抱有兴趣的学生推荐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实力雄厚的院校,以及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专业,旨在为未来的极地科考事业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张老师还指出,极地科考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坚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勇敢地追求梦想,加入到这一充满挑战和意义的领域中来。讲座结束后,众多学生积极提问,与张雪峰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争相请求签名和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将世界气象日主题与科学家精神宣教深度融合,通过科考队员的亲身经历,让抽象的气象知识具象化,激发了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热情。师生纷纷表示:“从南极故事中读懂了什么是责任与坚守”“科学不仅是课本公式,更是人类向未知挑战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