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德州晚报》对李健老师及其“教育世家”的报道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DZB  发布时间:【2018-9-20 15:01:42】  文章录入:GLX  浏览: 4980 次

教育世家开栏语:

    在德州有一些这样的家庭,他们的家族世代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求功名利禄,只愿桃李满天下,坚守三尺讲台,家风传承,师道接力。即日起,本报与德州市教育局联合推出“教育世家”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几代教育人对于振兴德州教育的赤子情怀、薪火相传的良好家风,敬请关注。在此教师节之际,让我们共同来聆听那些可敬可爱的老中青三代教师们的故事:

    

一个家族 11名教师 三代“引路人”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锦瑶


    

    传世金语:

    干教育是件“良心活”,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誓言,其次要对得起讲台下求知的学生,更要对得起信任自己的学生家长。

    

    9月7日晚7:20,在德州市第二中学3号教学楼的2楼办公室内,有一位老师在踱步思索,坐下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然后停下笔,再次思索……他就是高三(27)班班主任、政治老师李健,他在为学生们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高三阶段是学生们高中期间最重要的时期,对于艺术生来说,在文化课课程的教学上要有针对性,才能有效的提升分数。因为每个学生性格也不同,所以,计划要列得更具体更细致深入。”他说,自己虽然并不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但对于学生自己却像个保姆一样,“自打当上老师的第一天起,父亲就给我说,当老师要对得这个职业,对得起学生和家长。”

    

    父亲是老师却不能辅导自己的功课

    今年34岁的李健从教12年,担任班主任11年,连送三届毕业生,“每届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给他们制定的学习计划也有所不同。”看到记者前来采访,李健停下手中的工作,与记者攀谈起来。

    “因为父母都是老师,工作异常忙碌,根本无暇照顾我。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陪我聊天,更不用说周末带我出去玩,所以我当时有些抵触教师这个职业。”李健说,在父亲的眼里,学生比自己更重要,“记得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想让爸爸陪我玩,而爸爸要去学校给学生上夜自习,我哭着拽着他的手不让他出门,但他还是去工作了。”他告诉记者,初中时期自己的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是我的姑父每天辅导我,把我的数学成绩提上去的。”


    带着孩子一起上夜自习

    李健说,至今,在他的教学生涯中,还延续着他的高中恩师张来明老师的教学方法——从早至晚陪伴学生,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除了陪伴,李健还与学生共度所有在校期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给班里所有学生买月饼,端午节和妻子一起为学生包棕子,“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除了学习,也需要沟通与陪伴,因此,我尽可能地陪着他们。学生们知道时刻被老师关注着,能回报的就是好好学习。”正是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李健被评为2013年度德州市优秀教师,多年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

    当老师的时间越久,李健就越沉醉于教学中。除了睡觉,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生和学校。当被记者问道“知道当教师的辛苦,为什么还要找一个同样职业的妻子呢?”李健无奈地笑道:“因为没有时间去外界结识朋友。”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与妻子结缘,是因为有相同的生活观和事业理念,“更能够互相理解体谅。”

    李健认为,自己从教12年来,对得起所有的学生,却亏欠7岁的女儿。他经常因为带课,不能按时接孩子,只能拜托同事帮忙到学校接。“每周孩子至少要跟着我来学校上两天夜自习。”他说,妻子是地理老师,虽然不用天天盯夜自习,但每周也会有两天晚上有课,“孩子就会跟着我们一起来学校,晚上回到家都要到10点多。”他说自己带女儿来学校,除了让孩子感受高中生的学习辛苦,也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陪伴孩子。

    

    一个家族 11名教师 三代“引路人”

    “我的爷爷在1987年参加组建湖滨北路小学工作,并担任第一届校长。”说起自己的爷爷,李健透着些许自豪,“也正是他对教育的敬业与执著感染着父亲和姑姑。”他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家族中,包括父母和妻子在内,共11名家庭成员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家庭聚会就是各级教师聚会,“现在父母已经退休在家,每次我去看望他们,他都会为我指点一二:教我如何带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

    让李健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嫌弃。”“父亲说的不嫌弃就是,不嫌弃学生学习差,不嫌弃学生调皮,不嫌弃学生习惯差。”他说,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想成为优秀生,“没有人想当差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就是要找对办法。”

    看着一届届学生走向更高学府深造,让李健欣慰不已,“希望我在教学中,能够像我的恩师一样,让自己的学生看到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能够选择这个职业。”他期待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够回到德州二中来执教,“与自己的学生成为同事,并肩教学那一定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上一篇:《齐鲁晚报》:用“写给未来自己一句话”告别高中 下一篇:《德州日报》对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报道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