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校园速递
乡土中国导读——夏慧敏老师的校本课程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kc  发布时间:【2020/9/17 8:18:12】  文章录入:GLX  浏览: 14838 次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总论及《乡土本色》

一、       教学目标

1、《乡土中国》作者、内容与价值介绍。

2、阅读方法的指导(浏览、精读、品读)

3、理清《乡土本色》的内容框架,明确本章在整本书中的纲领性地位。

二、1、名著扫描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名著,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礼法、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2、知人论世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费孝通的座右铭是“脚踏实地,志在富民”。毕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193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3、内容提要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殊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并由此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文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费孝通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群与己、公与私的界限都变得十分模糊。并由此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指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何以维持的基础上,费孝通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

他指出乡土社会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维持和结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三、阅读方法

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第一,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第二,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第三,细读,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钻研,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第四,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第五,重读,随着阅读的次数、年龄增长和阅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感悟。

四、《乡土本色》

1、思路梳理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一篇,具有总领全书的意味,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第二部分(第2~6段):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看乡土社会的乡土性。

第三部分(第7~17):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对外以聚居社群村落为单位的村与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的,而对内则是人与人之间皆共享的“熟悉”。

2、知识框架

3、思考与探究

a. 根据原文,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依然如此吗?为什么?

提示: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亲密:自由、规矩、熟知;信任;心安。

①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尽如此。相对而言,显得陌生,隔膜;②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多建立在利益之上,地缘、血缘的连接性变弱,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不理解、不信任。

b. “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明确:①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 从时间里的“熟悉”。

③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形成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反思:

这节课内容丰富,课容量大,有知识、有方法。

但因为这本书介绍的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没办法有十分直观的感触,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作为社会学的基础书目,理据性比较强,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的自读比较吃力。同时,由于时间紧促,学生预习的时间比较少,课上思考余地也留得不够,所以造成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反应不快、理解困难。以后要注意避免这个问题。

但是,无论客观困难有多少,这本书是帮助学生与过往的乡村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民族和社会从何处来,原来是何样面貌,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上一篇:德州二中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系列活动 下一篇:饮酒与健康——王洪燕老师的校本课程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