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魅力
如果你想发展的长远的话,每一个领域的方向,越深层次的东西,用纯粹的语言抽象表达出来都是数学。并且深度学习之后,也会对自己的思维有帮助。考虑事情更加细致入微,更加注重因果关系。因此数学的魅力就是发现生活的本质!下面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看数学的魅力!
斐波纳契比例也被称作Phi或黄金分割,这个规律由莱昂纳多·斐波纳契在公元1200年左右发现。他注意到自然界中大量出现了这个比例,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结构设计即实用又美观。从此就有了黄金分割这个昵称。
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就在作品中大量应用1:1.618这个比例。在巴台农神庙、《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著名艺术作品中都能发现这一比例,而且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黄金分割已经被苹果公司用于其产品设计中,Twitter在页面设计中也采用了这个数字,世界各个主要公司在Logo设计中也都有采用。摄影圈内并对此没有过多讨论过,因为这是一个有些高阶的构图方法,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它。如果只说三分法则就简单多了,如此直接、精确,而且容易上手。
斐波纳契比例并不是复杂的数学概念。这是一个实用的构图方式,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以及世界500强公司都在用。对摄影来说,这个比例创造出的构图,符合人类潜意识里的审美观。把斐波纳契比例的4个点画出直线,你会发现得到了一个类似三分法则的网格线。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并不是准确的三分线。现在画面的比例不是1:1:1,而是1:0.618:1。
1、logo中的黄金比例
在很多设计稿,我们都听说过关于黄金螺旋线的说法,很多人觉得它神秘又深奥,其实究其来源,也不过是一串神奇的数列,是的,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由上述一串复杂的数列,可以得出一条非常漂亮的螺旋曲线,而这条曲线,在很多设计稿上都可以见到。
最出名的莫过于苹果公司的logo:
还有巴西Boticario公司:
从上述的例图中,拿苹果的logo来分析,在苹果logo辅助线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苹果logo的设计正是采用半径1,1,2,3,5,8,13的圆切割而成,也就是上述我们说的斐波那契数列。这种曲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迷之完美,所有的比例都显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身心舒畅。
2、生活中的黄金比例
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有一段关于黄金比例的描述,段落描述了课堂上关于黄金比例的一场精彩的辩论,在兰登的举例中,无论是希腊巴特农神殿、埃及金字塔甚至纽约联合国大楼,再到最简单的五角星,生活中的美与理性是无处不在的,比如:
在网页的排版布局中,我们也常见到黄金比例的应用:
Twitter 2010
Yourlocalstudio.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