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中找出描写香菱的地方,并指出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看看文中是怎样刻画香菱这个人物的?
(一)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2.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3.默默地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4.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5.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6.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正面描写:香菱读诗作诗的动作、神态,表现出香菱学诗的专注投入,乃至痴迷的境界。
(二)宝钗:
1.“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 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2.“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
3.“可真是诗魔了。”
4.“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仙了……”
宝玉:
1. “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2.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侧面描写:通过宝玉、宝钗的语言进一步突出香菱学诗的投入与专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更具体感人。
环节三 诗词赏析
咏月(第一稿)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评语:"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挂""玉镜""冰盘"等,辞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咏月(第二稿)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黛玉评语:"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宝钗评语:"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 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
咏月(第三稿)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众人评语:"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
环节四 思考启发
(一)为什么香菱学诗可以成功?
1.苦学、乐学、善学
香菱虽为人妾,但她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对于诗歌,她早就有着真情的向往和学诗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找本旧诗,偷空就看两首,因而她的内心也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类的诗句。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因而在学诗时表现出茶饭无心、苦心琢磨、坐卧不宁、挖心搜胆、梦中成诗的状态。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学诗,既好之又乐之,因而也便有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资质好,悟性高。
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
3.适宜的学习环境
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
4.有好的引路人
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