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
王红名师论坛简报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18/1/2 8:35:45】  文章录入:GLX  浏览: 7232 次

12月26日王红老师在博文楼语文教科室为大家举办了一场名为“《论语》解读——孝”的名师论坛。“孝”其实反映出了子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情的一种回馈,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础。王老师抓住《论语》中的“孝”这一最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概念,并结合自己对“孝”的理解,从多方面进行了阐释。文学即人学,尤其是利用好文化经典育人,是语文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王老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下面是王老师论坛活动的照片、PPT、讲稿及参与活动老师的感受,供大家学习欣赏。

一.论坛照片


二.论坛图片欣赏



















/xxnw/user_gl/edit/attached/file/20171229/20171229154327922792.ppt

三.论坛讲稿

百德孝为先

《论语》自古以来就是高深的著作,从一开始就不甘淹没在广大的书海。它的锋芒在几千年历史的打磨下渐渐平和,却又闪烁着更加博深的力量。虽然它的完结是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但却依旧在今日依旧换发伟大学识的异彩。让人明白知识是没有结界的。

关于《论语》,于丹把它分为了孝敬、智慧、学习、诚信、治世、宽恕、和仁爱七大部。这七大部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觉得最根本的应该是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一个人不喜欢触犯自己的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专心于最根本的工作,这根本建立了,“道”就有了。孝敬父母,敬爱师长,就是“仁”的根本。我们可以在这个世上有许多辉煌,但孝才是最根本的,有了这根本的道德,才可以长成繁茂的大树,才能遮天蔽日。

自古圣贤就有许多教诲,这些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到最初,让我们看到我们在世上创造辉煌的起点,那便是父母对儿女的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伟大的。若我们做不到孝,便等于失去了根本。

在孔子的众多有价值的儒家思想中,“孝”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孝”字17次,谈到“亲”没谈到“孝”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内容涉及《论语》20章中的10章。因此,全面审视《论语》中的孝道观念,对于加深我们的理解和更好地扬弃它是十分有利的。

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注:孝字在《论语》里出现17次,《论语》共20章,其中15次出现在前10章。 

孝是什么?

“孝”字是上下结构,“上有老,下有子”。“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孝”即是“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同时“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论语》中多处谈“孝”,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诠释了“孝”之精髓。

探究说明(17-24)则:1.孔子认为什么是孝?2、如何做才算做到“孝”?

3 .为什么要“孝”,孔子是怎么解释的呢?

4 .《论语》中关于孝的言论在当代社会是否合理,请列举其观点举例说明?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评析】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无改于父之道是指保留并发扬父辈正确的做法和思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就是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事实上却有人远远做不到,正如孟子所言,“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也是不可以的。绝对服从不可以,那就应该在规劝的态度和方法上下工夫。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这种孝的原则虽然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但“出必告,返必面”却是必需的 。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

【注释】 (1)间:非难、批评、挑剔。 (2)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评析】一个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父母兄长以及邻居说了算。见出孝在当时就是光荣模范的人物了。

怎么践行孝?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樊迟(2)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7 子夏(1)曰:“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伦理道德。试想,不忠不孝要学问有何用?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子女的做到只要父母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就算孝了。”

【评析】在这里孔子大概是说 做子女的要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做个好人。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对待父母若只供物质而不敬,不管他们的精神需求,那与犬马有何不同?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试想,一个连孝都做不到的人能为国尽忠吗?

为什么要孝?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3)。君子务本(4),本立而道生(5)。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6)?”

儒家认为,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就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孔子因此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之礼是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希望人们成为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德治”思想,国家政治以孝为先,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

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

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孝的真谛

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

《论语》中关于孝的言论在当代社会是否合理?

《论语》不仅对孝的境界有高远的思考与表达,还记叙了孔子许多忠实、勤勉而又模范的行孝事迹。子路曾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难看出孔子达到了孟子所说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境界了。孔孟儒家学派对孝的论述自然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它对中华民族以孝为渊源的传统美德的形成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孝是做人之本,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基石。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孝的精神,以博爱之心待人处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大爱无言

感受母爱

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

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感受父爱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学生的自觉行为。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为此我便经常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体贴自己的父母,学会感恩,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我想,“孝道”教育是每一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尽孝来不及等待  毕淑敏

人生有限,岁月蹉跎,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种体验和历练。父母的一生经历沉淀了太多。但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对儿女的操劳中度过。,对于我们儿女而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知道了,便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还在,我们还有孝敬的机会。“惧”的是,父母又年长了一岁,我们与其相伴的岁月越来越少了。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四.参与活动教师观评集萃

贾才芳老师

王红老师的名师论坛《论语中的孝道》,是落实进行高中整本书阅读活动专项讲座的有益尝试,是值得思考的一次实践。

《论语》在高中阶段课本上有专门章节学习,甚至小学初中课文中都有涉及和学习而在高考重点考察。当前高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些同学责任意识不强,王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恰当选题,准确切入,以《论语》中的孝道为论题,从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处着眼,从孝敬父母的小事入手,教育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道德之基础,是为人之根本,很有教育意义。

孙连平老师

今天听了王红老师对于《论语》中孝的解读,收获颇多。

王老师紧紧抓住《论语》连续四章所谈的孝——孔子告诉孟懿子和樊迟:对待父母应该始终守之以礼,做到不违背礼法。对孟武伯,孔子指出作为孝子,一定不能让父母为自己过度操心。子游问孝,夫子告诉他:人之为孝在于敬。敬是子女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深深尊敬的情感,和动物的自然本能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王老师认为在具体的行动上,认为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

苏曙光老师

     下午听了王红老师的讲座《论语中的孝道》,颇有感受。下面是我从报告中得到的体会:

1、 “养亲” 
  “养亲”是指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的最低层次的孝。在“养亲”上,孔子在《论语》里论述不多,只是在学而篇中提到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即要求子女对于父母,能尽自己的能力满足父母的生活要求,使父母得以饱暖安康。 
  2、“无违” 
  “无违”是指不要违背礼节,就是说尽孝不要超越本分。不安本分就是无礼,人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职,这是礼的核心。孔子对无违的解释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学而》)。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属于家庭伦理范畴的孝道不能越出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礼的规定。

  3、“敬亲” 
  “敬亲”是指子女发自内心的尊敬。孔子强调孝不能仅仅停留在“养亲”和“无违”上,更重要的是要“敬亲”,这是儒家孝行的较高层次要求。所以所谓“敬亲”,即要求子女从内心出发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快。我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把满足父母的经济要求作为孝的衡量标准,而忽略父母的情感回馈,所以奉行孝敬之礼,不在形式,而在于恰当表达内心真实的深厚感情。 
  4、“和颜悦色” 
  “和颜悦色”是指子女在侍奉父母时的容色,这是子女对父母的最高层次的孝。要做到这一点是最难的。所以,当子夏问孝时,孔子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就是说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父母先吃,而态度却生硬的话,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要求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这个很难。孔子讲这个话是很有深意的,一方面,有敬爱之心才能做到侍奉父母时神色和气。另一方面,和颜悦色说明什么?说明你仁慈,你对父母亲和颜悦色,对别人都能够仁慈,如果你对父母亲都凶神恶煞,还能指望你对其他人好吗?不可能,儒家讲真正的孝子很细腻、孝是仁人之心。所以凡是仁德的人,你从他对待父母和颜悦色就能看的出来。 

. 参与听课的领导和教师名单

范明浩 贾才芳 苏曙光 刘彩红 孟霞 刘彩红 李志国 王祯 田文帅 李向坤 孙振华 王雨 焦霞玉 闫金刚 赵婷 刘辉 董华 杨冬梅 闫永新 慧海新 张运强 隋涛 刘福桥 马少东 王敏 刘玉梅 张羽 解甜甜 夏慧敏 张凯 张明国 史文义 姜志彬  蔡建筱 宋敏 张霞 陈秀霞 夏光星 马秀清 刘思仪 于冬梅 彭云 孙连平 赵淑华 战明 崔奉莲 霍慧祯

上一篇:王国燕名师论坛简报 下一篇:张蓉蓉观摩课简报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