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德州市高中生辩论赛中,我校辩论队凭借扎实的功底、敏捷的思维与出色的临场表现,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此次比赛凝聚了高二语文组教师团队的心血与参赛选手们的辛勤付出,不仅展现了二中学子卓越的思辨能力与团队风采,更彰显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丰硕成果。

精雕细琢:教师团队倾力护航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在学校、年级的支持下,自备赛伊始,高二语文组的教师们便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帮辩论队修改辩稿、优化逻辑框架,并组织了多轮模拟对抗训练。从立论框架到攻防策略,从语言表达到仪态风范,为队员们提供了全方位、精细化的辅导。领队马少东老师表示:“辩论不仅是语言的交锋,更是思维的锤炼。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学生真正学会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考。”

淬火成钢:学子备战彰显匠心
队员们亦不负众望,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训练。课余时间,他们梳理案例,整合资料,反复打磨辩稿,模拟实战;深夜的准备室里,常见他们围绕论点激烈讨论的身影。三辩赵子路说“每场模拟赛都是实战,我们必须比对手想得更深一步。”为此,她不断打磨修改,思考质询问题,优化自由辩论环节的表述,力求每个论据都经得起推敲。一辩刘亚琦同学坦言:“每一次模拟赛后的复盘,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不足。老师们的指导如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锋芒毕露:赛场激辩尽展风华
比赛中,我校辩论队与对手围绕“人工智能创作文艺作品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文学发展”“元宇宙社交的普及会强化还是削弱现实人际关系”这两个辩题展开了精彩对决。辩论队以缜密的逻辑、扎实的论据、犀利的反驳、敏捷的反应和默契的配合赢得评委高度评价。
 
面对强劲对手,队员们通力合作,沉着冷静,妙语连珠,既展现了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又不失青春学子的激情与创造力。一辩选手刘亚琦以严谨的逻辑、扎实的文献数据奠定论点基础;自由辩论环节,二辩李家祯与三辩赵子路默契配合,巧妙拆解对方逻辑漏洞;结辩环节,四辩王傲齐以鞭辟入里的总结升华主题;预备选手张茗扬统观全局,帮助队友精准发现问题,查补漏洞。
  
经过几轮比拼,我校辩论队获得德州市一等奖,三辩赵子路获最佳辩手称号。赛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比赛不仅是一次能力的锤炼,更是一次成长的历练,收获了知识、友谊与自信。在赛后采访中,四辩王傲齐坦言:“初次参加辩论赛时,我也是满心忐忑,但老师们的指导和队友的互相鼓励和启迪下,我战胜了自己,思维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张茗扬同学也说:“在刚才的比赛中,对方精彩的辩论让我思想受到极大的启发和激励。我相信未来我将会更加有勇气和自信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载誉而归:再启新程未来可期
谈及辩论赛时,学生工作处副主任李健说:“辩论赛的意义远超奖项本身,它让学生学会倾听、思考与表达,这些能力将受益终身。”
此次获奖,是我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体现。正如李家祯同学所言:“辩论让我们看见世界的多元,也让我们坚信——思想无界,未来可期!”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德育教育为抓手,鼓励学生在思辨中探索真理,在交流中拓展视野,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理性思辨的种子。
|